抢马是特意安排的情节,不然一个逃犯有马骑不太合常理。次日清晨,张伯安排的那个人去官府报案,自己被打晕马丢了。一描述相貌,坐实了陈正献逃跑的事。
上早朝的时候,文武百官,都知道了这起突发事件。准备弹劾赵瑗的御史们,集体晕了头,不约而同的选择压下奏呈,等等看情况再决定。
也就在这日,陈御史发了声明,从今日起,陈正献不再是他的儿子,是生是死,都跟陈家无关。
三月二十四日,轻风微雨。
这日,普安王府也有变化。爱四处乱蹿的宋小宝被郭思谨叫去谈了一会儿话后,低着头离开了普安王府。
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大家猜测可能是皇妃知晓宋小宝骂人后,觉得这样的人留着不妥。
有人觉得主子做的对,有人替宋小宝婉惜。
过了七八日,赵瑗才发觉府里少了个宋小宝。
因为郭思谨让秋葵去叫宋小宝时,赵瑗没在府里。
身为一个皇子,他不可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天未亮,宫里就来人请他入宫。他陪着娘子用了早饭,又为她读了几首诗词,太阳一杆高的时候,才坐着马车出府。
在御书房里和皇帝谈了半个时辰,又和赵渠聊了几句,接着去了慈宁宫和仁明殿见了太后皇后。太后提到摆满月宴的事,说皇帝想让摆在御花园,她觉得不太妥。就问赵瑗想法。
赵瑗说:“摆普安王府吧,那日若是个好天气,太婆微服过去瞧瞧。”
赵瑗这一趟入宫,没有一个人提到陈正献,也没有人指责他入城太张扬,更没人提陈府被骂。
轰动全城的事,在宫里仿佛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也或许是大家都不知道跟他说什么好,所以一致选择了视若不见。
赵瑗快出宫门时,遇到了宋羿。
看到马车停下来,宋羿没等车主人邀请,就拉车门进了车厢。
这两个人在明面上,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小磨擦也没有。可关系却日惭疏远。碰面后的相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都是宋羿嘻皮笑脸的,赵瑗比较正经。
现在反过来了。
宋羿很少笑,而且不再没完没了的在赵瑗面前,扯那些有用没用的闲话。都是有事直接说事。
“陈正献在你手里?”虽然是问话,却带着明显的肯定。
赵瑗斜了他一眼,“你问的还是官家问的?”
宋羿没回答他的问题,直接说了两个看似不搭边的消息:“官家欣赏陈正献,说人在你手里。”
宽敞的马车,因为有宋羿在,赵瑗觉得有些拥挤。他往车厢边上靠了靠,才接话:“为小世子祈福,不能杀生。他在杭州城里,离我太近。我担心自己哪天忍不住手,会把他的头给剁掉,就放他走了。”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