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狼狈。
他又一次体会到了被抛弃的感觉。
七岁的一日,赵母告诉他,因为他聪明可爱又很乖,皇帝认为他长大了会是一个大人物,想让他到宫里去,那里有最好的老师,最华丽的衣服和最美味的吃食。
当他知道爹娘和哥哥都不去时,便坚定地说不去。
赵父赵母各种劝说的话说了个遍,他仍是没有改口。直到赵父说,养一个孩子就够累了,还要养你们两个,大哥还能给家里帮点忙,你洗个碗,都能把碗打碎,要你有什么用处。。
他扁了扁嘴,半天后,问道,他们把我买了,会给很多钱吗?
赵父说,一挑子钱,能建大房子,丫头仆随买一堆。
在他的记忆里,离家那日,他一直是哭着的。赵母和赵父一人拉了他的一只手,把他交给了宫里人。走出了四五丈远后,他还在回头看,盼望着大家能改变主意。
赵父赵母舍不得他了,或者是宫里人看不上他了。
入宫半月后,他的养母张婕妤问他,想家吗?他摇摇头。半年后,又问他,他仍是摇头。三年后,再问他,他还是摇头。
五年后,也就是他十二岁那年的上元节,张伯说今年的花灯样式新鲜,世子不去看看吗?
他说,灯能有什么好看的,再怎么花哨,还是个灯。张伯又说,身为世子,是要与民同乐的。深入到百姓中间去,才能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拥挤的人群里,他看到赵父和赵母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是看赵伯圭是不是也跟着。
前后左右都没有。
那么喜欢他们的大儿子,出来看灯,怎么没带着呢?
算了,不计较了,原谅他们了。
他开心地同他们招手,赵母冲他笑了一下,却拉着赵父转身走了。
他要追上去,张伯拉着了他,对他说,世子是圣上的儿子,这五年来,圣上为世子花了多大的心思,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世子心系着宫外,会令圣上失望。
他最怕失望这个词,因为失望就意味着,别人会不要他,会抛弃他。再也不想尝试一次被抛弃的感觉。
他认为所有的惩罚里,不要最可怕。所以总想用此吓唬那个小女子,好让她以后乖乖的听他的话。
没料到,她真的要走。更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在皇帝面前说,自请下堂。
赵瑗认真仔细的洗了头脸,认真仔细的洗了全身。他觉得出去也没有什么事可做,不如把眼前的事做好。
待他终于从浴房里走出来,服侍的人说:“刚郭管家过来了一趟,问世子在哪里用饭。”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