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从贴着渊流城标志的丝绸流入市场后,陆三叔心里立刻生出了强烈的紧迫感。
渊流城出的生丝,柔软滑爽,纤度整齐弹性好,品相极高,跟陆三叔从普通丝农手里收购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自家作坊纺出的生丝,品相最好的,勉强有一拼之力,但产量低不说,价格更是相当昂贵,跟渊流城出品的丝绸一比,优势全无。
陆三叔走南闯北,多年经商,对商品尤其是布匹,尤其敏感,普通人未必明白这些表象背后带来的后果,作为购买者,他们反而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
而陆三叔已经隐隐所有察觉,有一股看不见的暗流,从渊流城涌向了四面八方,眼前所能窥见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以他的学识,并不能理解表象后的本质与规律,但不妨碍他察觉到危险。
继续视而不见下去,这股暗流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会使渊流城周边的小城市,陷入被吃空的境地。
一想到将来某些可怕的可能性,陆三叔越思索越觉得恐怖,白日里忧心忡忡,整夜整夜失眠,,最后与陆家几位族老长谈三天三夜。
思考了各种方案,又依据兽潮前后,双方实力对比,陆家终于下定决心,成为北济城投机倒把第一号,毫不留情抛弃掉悬崖边岌岌可危的北济城,举家投靠渊流城。
此时他们并不知道,明珠城在洛特和南、北济城撺掇下,决定出兵“教训”渊流城了。
若是陆三叔得知此事,恐怕会比渊流城的高层还要着急。
当陆家真正踏上渊流城的势力范围后,陆三叔才明白,这座城市如今实际控制的领地,比他想象中,还要庞大得多。
车队行走在一条田垄上,他掀开马车帘朝外张望。
这片农田,曾经是北济城一座不起眼的小村庄,土地贫瘠,村民稀疏,整个村子都无人识字,从城主府传递政令,到村里真正施行,甚至要一年半载。
而今呢?
远方是笔直的水渠,高大的水车,脚下是肥沃的黑土,大片大片抽穗的麦子在风中摆动,时不时能看见耕牛在田间走动。
陆三叔望着这满眼整齐的麦田说出不话来,不久后,他又看见村口一座“治安亭”,少见的红砖黑瓦,很是气派,分明是城里才会有的漂亮砖房。
有个村长模样的人在亭前训话,治安亭门口的告示牌挂了一个醒目的标牌,写着通俗易懂的一句话——有事情,来找我。
陆家商队从北济城一路行来,发现渊流城领土内所有的村庄,都有类似的治安亭,每亭有一个亭长,三到五名办事员。
不仅管治安,还管着税收、下达城主府敕令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
大到杀人放火,小到邻里扯皮拉筋,都有治安亭的身影,陆三叔甚至在某个村治安亭附近,发现有人拿着书册,在教导村里的小孩习字。
简直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