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向皇帝问路的村妇姓刘,牵着的正是他外孙板儿。
一路上称得上是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终于到了王熙凤的院子里面。
到了王熙凤的屋子里面,一进门看到一个少妇要走出来,刘姥姥赶快趴下来请安,口称二奶奶。
被跟着来的周瑞家的赶快拉了起来。“刘姥姥您弄错了,这不是二奶奶,这是她屋子里面的平儿。”
刘姥姥是个有见识的老妇人,知道这些大户人家妻妾成群的烦心事儿。嘴里称着平姑娘,跟着一块儿进了屋子里面。
正在西屋说着话,就听见有一个女童的哭声,平儿赶快出去,过了一会儿,抱了一个小女孩进来。
周瑞家的就在一边介绍,“这是琏二奶奶的大姐,这是刚睡醒吧?”
平儿点了点头,“最近有些不爱吃东西,老是哭哭啼啼的。”一边抱着哄着,又在他身上轻轻拍着,小女孩儿的脖子动了动,对着板儿那里眨了眨眼,板儿看着这小姑娘长得又白又嫩,比庄子里面其他的姑娘都好看,于是从自己的布口袋里面掏出了一个板栗递了过去。
周瑞家的用鼻子闻了闻,“有一股子甜香呢。”
刘姥姥赶快把板儿口袋里的板栗掏出来放到炕桌上抓了几个,就往周瑞家的手里塞,“周嫂子也尝尝,这是来的路上遇到一位好心的大爷,找他打听路的时候给的。”
周瑞家的推了好几次,嘴里还说着,“这些东西我们家常有的,一些山间野物罢了。刘姥姥不必客气,放着吧。”
平儿拿了一个,剥了几下,发现壳子不好剥开,就把栗子放到嘴里,把外边的壳子咬开之后喂大姐吃里面的果仁。
大姐吃的津津有味,吃了一个眼睛,还看着桌子上放的那些。
刘姥姥察言观色,讨好的把这些栗子往前推了推。
到走了的时候,从王熙凤那手里得了40两银子,来的时候愁云惨淡,走的时候喜气洋洋。
晚上贾琏回家,一进屋看见妻妾都坐在炕上剥栗子,中间坐着女儿大姐。
贾琏二话不说上去抓了一把剥好的栗子仁塞嘴里了。大姐看了之后,鼓着小脸儿气呼呼的看着贾琏。
王熙凤心疼的赶快把女儿抱到怀里,“哪有你这样做老子的,你闺女忍了半天,等着剥完了一口气吃个痛快。你倒好,来了先吃了一半”。
“这有什么呀,打发人再去厨房要点不就行了吗,这一点就给我塞个牙缝。”
“看二爷说的轻巧的,二爷一把吃了那么多,没品出来有甜味儿吗?”
“品出来了,不就是放了糖吗?”
平儿没说话,端起小碟子,另外一条胳膊抱着大姐到西屋了,留下贾琏和王熙凤夫妻两个在东屋说话。
王熙凤叹了一口气,“这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咱们厨房里何曾有这个,咱们大姐想吃,我也打发人去厨房要了,人家说只能做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