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慈有些恍然,猜到了些事情,就打算收手。
问拳已经无意义,更没意思。
陈平安深呼吸一口气,问道:“你自创多少拳招?”
曹慈说道:“不到三十。”
陈平安点头道:“有点少。”
曹慈问道:“看样子,你接下来出拳,能更认真几分?”
陈平安临时找了个法子压制修士心境,神采奕奕点头道:“不过事先说好,别不小心打死我,此外你都随意,拳招再多,出拳再重,都没事。”
曹慈第一次递拳之前,正儿八经拉开一个拳架。
白衣一振,大袖微摇,拳意内敛到了极致。
但是文庙四周,天地灵气竟是开始自动退散。
曹慈微笑道:“此拳名为龙走渎,不轻。”
陈平安说道:“接拳而已。”
凉亭那边,熹平神色无奈,与刘十六说道:“君倩,你之前可没说他们要离开功德林,一路打到文庙那边去。”
一直看着小师弟问拳过程的左右笑道:“熹平先生能者多劳,问题不大。”
方才刘十六说了件事,如果不谈拳招深浅、拳意高低,只说体魄,还是小师弟更胜一筹。
结果老秀才一巴掌一个,“小师弟给人打了,你们还笑?!”
刘十六笑道:“也不是谁都能让曹慈放开手脚出拳的。”
曹慈先前撤掉了身上那件法袍,就是证明。
这意味着曹慈都有了点胜负心。
老秀才说道:“说实话,浩然有曹慈是幸事。”
亏得有个曹慈在前边,那么关门弟子陈平安,在武道一途,就会走得格外坚定。
而且曹慈这么个孩子,走的越高,不管怎么个高,老秀才这些老人,看在眼中,都觉得是好事。
老秀才当然会对陈平安这个关门弟子,寄予厚望,多大的希望都不过分,但是陈平安与人相争,不管是道理,还是武学,总不能想着站在陈平安对面的对方就错了,或是低了,而是要对方对,更高,学生陈平安就一步步脚踏实地,随之更对,更高,才是老秀才心底对陈平安的真正期望。
天下大道,终究不是那种必须分输赢的市井吵架。
条条大道之上,行走之人,讲理之人,其实就是真正的修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