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稼人对来历不明的新品种还是非常谨慎,要是不产粮,那一季就没有收成,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受。不过刘支书是个很喜欢尝试的人,他以前也种过一种新品杂交玉米,产量直接翻了一倍。
刘支书站在麦地里,看着绿油油的小麦苗,满怀期待。
最近一个月,那些小孩天天都送柴火过来,裴静姝的屋内外都堆满了干柴。她这里每天柴火用得虽然多,但送柴火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时候还有些大人也抢着做这事。
这样发展下去也不是办法,裴静姝思来想去,就对那些学生说道:“你们要以学业为重,近期我这里暂时不收柴火了。”
大家一听不收柴火,一个个都很震惊,站在人群后面的燕丽听后,更是手脚发冷。
接着又听裴静姝说:“不过你们考试若是能拿到高分,到时候你们拿着成绩单过来,我这里有赏。”
前段时间高考恢复了,这群孩子也算赶上了好时代,他们若是肯努力学习,今后定会有一个不错的前程。现在大部分人们还意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再过十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后悔曾经荒度的岁月,然后又把这种遗憾寄托到自己子女身上。
听说要用成绩单来换,大部分小孩都一脸沮丧,只有少数几个脸露欣喜。其中一人问道:“多少才能算高分?是考到班级前10名吗?”
裴静姝想了想,现在的升学率极低,更不用说在这种落后的地方,想要刺激他们努力学习,光是这样还不够,便说道:“要是能考满分,我就奖励10块钱。90分以上的5块钱,80分到90分之间的两块钱,及格到80分之间的,看情况而定。要是考上中专,或者更好的学校,可以到我这里来领一学期的学费。”
现在的教学质量普遍很差,一个班级里及格的人也称得上成绩好的了,要是能考上80分,在承山小学基本算名列前茅。中专的含金量在这个时候还是很高,毕业出来基本也是包分配的,不过想要考上中专,也是很不容易。而中专在这个时候也被笼统地称为大学生。
原本听着那么多钱,个个都心动不已,但是一听到分数,却又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
“这也太高了,及格都难。”有人叫苦道。
——“是啊,学习太难了,还不如让我去干活。”
——“静姝姐,可不可以把标准降低一点?这样我们所有的人都达不到了。”
“所以你们要好好学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如果目标太低,那还算什么奖励?”裴静姝道。
她最近赚了不少钱,拿几十块钱出来奖励这些小孩子还是承担得起的。而她生活在这个敏感年代,又赚了这么多钱,难免会有人眼红,她多做一点好事,既是帮助了别人,也有利于自己的名声。若真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也许会有人惦记着她做过的好事,而她也有更理直气壮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她倒也从来没有期望所有的人都懂得报恩,只要这些人中能有一两个知恩图报明辨是非的,就足够了。激励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努力学习,对彼此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
“哈哈哈!你们的静姝姐说得没错!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然今后一辈子都只能当个庄稼汉。”伴着一阵豪爽的笑声,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人背着十来只萝卜过来。
“乔勇平,你三舅来了!”
听到同伴这么说,刚才那个叫苦连天的小少年拔腿就想跑。中年人把他叫住:“你跑什么跑?跑哪里去?不好好念书,成天就知道鬼混!”
那十四五岁的小少年只好乖乖回来,听他舅的训斥。
裴静姝看他垂头丧脑的样子,不禁好笑,又对来人打招呼道:“刘支书,你背这么多萝卜做什么?”
“给你背几个过来,你这萝卜种子到底是哪里买的?真是买得太好了,才一个月就长起来可以吃了,而且煮出来还又软又甜,一个就有一斤多,你刘阿祖不怎么喜欢吃萝卜的,都能吃上一小碗。”刘支书高兴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