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后来皇帝也给过她机会,让她与三千出放宫人一道出宫,她还年轻,皇帝允许她可以去找她自己的幸福。
这次,在卫国公病室的屋帘后,马王陪着他举步欲进,却恰好听到了当时的太子妃王氏有恃无恐的宣布,武媚娘,原来又成了太子侍读,而且“只差个表面的手续”!
马王一定早知道这个事情,他听到王氏在屋内说这句话时的紧张,皇帝已经感知,马王不以此事禀馈父亲很好理解,皇帝没有一丝埋怨之情。
只是仁孝也有真假,假的几乎举国认为是真的,而真的却在大理寺被人指着说大逆不道,此刻就站在皇帝的身边。
皇帝完全是忍着腹内的剧烈疼痛想这番事的,疼痛已经变成了常态,偶尔疼到难忍也就会麻木、丧失意识,这个时候也很奢侈,可以让他再也不能胡思乱想下去。
再度醒来时天已黑了,他对丽容说眼珠子疼的厉害,丽容不知怎么安慰,而樊莺说,这一定是肝府受毒气侵袭的缘故。
樊莺委婉地说,她要不要赶回长安去,向师兄禀报父皇的病情。
皇帝仍是不允许,他宁死不愿让人看到自己的软弱,在两位儿媳面前,他连呻吟都不会有,他不饮不食,不想出现因为疼痛而引发的便溺不禁。
武氏,一个在皇帝心中几乎没有什么份量的女子,本来影响不到皇帝的心情。但当她与一位很有份量、差一点继承大统的皇子牵扯在一起时,味道立马就变了。
因为这个原因,皇帝连此时最想见的马王峻——他新立的太子也不想见,他不想见任何人。
反正后继的人,他已为大唐帝国选定了最合适的接班人,就连未来的皇后柳玉如,在皇帝的眼中也毫无瑕疵,她在接过皇帝的诏书时欣喜的表现,真情流露毫不做作,又一次让皇帝确认了这一点。
也许,他历经嗜血而拼得的这一任帝位,除了等死再也没什么可做的了。
皇帝相信,马王殿下在任何不利的情况下,都会秉承他的意愿让李治没有机会反抗,就是死,他也能等到马王以新太子的身份到翠微宫来。
马王可从未败过。
从长安回来的第三天,马王没到翠微宫来,但皇帝认为也快了,李靖的身后事,怎么也须太子在场三天,以示皇家的体恤,这让他有信心再坚持一下。
第四天,丽容说今日是甲子日了。
皇帝已然懒的判断甲子日的意义,说,我要睡一会儿,马王来了才可叫醒我……但你们谁也不许去长安报信,不能干扰到马王。
然后他再度昏迷……
是一阵遥远的哭诉声慢慢将皇帝唤醒,那是丽容的声音,仿佛她正在对着赶来的马王忏悔错处,说她千不该、万不该,也不该鬼迷了心窍,到什么名册上改动那两笔。
皇帝一下子睁开了眼睛,又是傍晚时分,他发现守在身边的还只是这两个女子,马王没在。她们严格按皇帝的意愿坚守,虽然满面的焦虑,但却都没有离开。
樊莺马上制止丽容,让她住声,丽容忍着抽噎起身,对皇帝耳语道,“父皇,你在发热,就喝些水吧,喝进去也烧干了……好等太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