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为难地道,“国公大人,这可是太子殿下定下来的事,小人只是奉谕令行事,已经往下砍了不少了。要不这只妆台、柜子也不是什么古董,就算了?”
英国公颓然地摆摆手,“你去找大管家结帐吧,老夫没什么说的了。”
打发了万年县的要帐鬼,李士勣再找个嫡系,“去永宁坊给我盯紧了,看看许昂到底去不去出卖老夫。”
许昂不去永宁坊自然没什么话说,即便他去说了什么,李士勣也不担心了,英国公府与许府结了梁子,许昂但凡有点头脑,也不会去的。
至于高审行,李士勣估计自己“无意”中、将许敬宗的家信呈给他的事,高审行也不大可能说出来,中庶子这个人还是很要脸面的。
高峻如果敢去问这件事,估计高审行得急眼。
……
永宁坊。
高峻回来后吩咐管家高白,说他要去一趟兴禄坊,这些日子如果许昂来了,一定不许这家伙进府。
鹞国公说,“如果许昂说有什么要事找本官面谈,你千万不要听,立刻打发他走就是了。”
临走又叮嘱,“如果许公子要问本官答应的、要给他谋个差事的事,你便问问他,被颜麻子捆到八仙桌子上是怎么回事,这太有伤风化了!”
说罢,尚书令起身离府,接下来的这件事,高峻认为才是有史以来最难办的,简直就是与虎谋皮。
但他仍然得试上一试。
仅从安西都护府之行的表现,高峻就已然看出,高审行居于中庶子之位真是不大合适。
这人好面子、好虚名、刚愎自赏而不知,有些时候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而这样一个人与李士勣勾连在一起,指不定哪天就又捅出个大娄子来。
也难怪阁老祖父临去世,什么要求都不提,只让五儿子弃职丁忧了。
而他在丁忧期间,居然也闹出了失德之事,而且是与太子的侍读杨立贞。
高峻听说,太子侍读杨立贞已经生了个儿子,取名李上金。
这个时候,如果高审行在丁忧期间的烂事让人倒腾出来,李治甚至皇帝陛下还不得发疯?简直就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以往,高峻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些,但他认为,对方遇事时总会过过脑子,怎么说也是在黔州主政几年的大员嘛。
但郭孝恪居然首当其冲,中庶子上任伊始,便拿着安西大都护开刀。
高审行还有没有点识人之能了!居然因为许敬宗一封毫无根据的家书,便怀疑到自己的妻子、并牵连到了都护府的政事。
鹞国公的到来,是他从黔州回京后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