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动作,花钱也是如流水。
一周过去,宣传花费就超过了三千万。
发行公司的第一步是很关键的,莱曼早就决定下重手,否则一点一点的花钱,虽然持续时间长,但哪会有这种效果。
不过,宣发比制片成本高,对于电影圈来说,很常见。
当然,账目也不是这样算的,毕竟很多电影公司的背后就站着大型传媒集团,对于资源的利用更到位,花费少很多。
举个例子吧,如果《迷雾》的发行工作交给六大,他们不仅不需要花这么多钱就能做到相同的热度效果,还能从中赚上不少。
毕竟,市面上的广告公司或者报纸刊物,其背后都有六大母公司的身影,反正美国的报纸非政府资本也能创办,国情不同。
但对于蓝蝶影业来说,这些花费又是应该的,公关各大纸媒邀约版面,价钱几乎都是公开的,不花钱,谁给你版面。
莱曼也不奢求能直接打下宣传资源的市场,只求有个关系,摸透门路,能发行中低成本电影即可。
否则发行大片本就看重宣发,渠道费用还省不下来,岂不是风险成倍叠加,那还不如把份子给六大吃了,至少人家有这种资格吃下。
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一次能打牢基础,站稳脚跟就好。
毕竟在有钱,能把钱顺当的花出去也是本事。
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联络上这么多媒体帮忙造势。
换个外行人,或许三千万花出去,就被吞掉大半,还不如蓝蝶影业呢,至少,咱也不是什么都没准备,为了《迷雾》一事,专门跟狮门配合,借助了人家建立的宣传网络。
“还好,气势打出来了,不然牺牲了《迷雾》市场利益都还不行,后面也够头疼。”蓝蝶影业的办公室里,莱曼看到内部调查的市场报表,松了一口气。
坐在对面的利亚姆笑道:“是啊,花了这么多钱,如果还浪费了超级碗的话题热度,《迷雾》的开局就是噩梦级别的。既花了钱,增加影片风险,还没达到效果。”
两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超级碗之后的一周里热度迅速下降,毕竟比赛都过了,讨论自然会走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