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南江蒸蒸日上的公司心血,交给儿女负责,自己则是回到四季如春的宂城从头来过。
当时他年近六十。
所有人都不相信他还能如何辉煌。
但他确确实实做到了,就差那么点儿,沈家在宂城的地位近乎直逼南江。
直到近几年膝下没有出色的晚辈接班,宂城日渐没落,只因为两位老人长期居住,依旧作为沈家的本家所在地。但凡过年,远亲近邻个个自五湖四海赶来,一起度过红红火火阖家团圆的日子,当然也有你争我抢暗流涌动的好戏。
沈琛一回去,便有七大姑八大姨排着队儿求办事、拉拢关系。
早上是奶奶的表妹的孙女想要私立小学的就读名额,下午又有过时妈妈的闺蜜的弟弟想去南江发展,能否帮忙介绍工作。
一天下来只放下了行李,连饭菜都没来得及吃两口,入夜又得匆匆赶回去,见两位老人家。
外婆出身于普通农民家庭,作了一辈子接地气的老太太,大字不认识几个,没兴趣学。
见了外孙子就吆喝:“瘦了,瘦了,又瘦了,看看你瘦成什么样!”
接着招招手,小声道:“你把手机拿出来,打开那个什么,微信,给外婆瞅瞅。”
沈琛递手机,老太太东戳戳,西点点,同两个月前沈音之玩手机没差别——瞎玩儿。
“怎么没了呢?”
好不容易给她点进个人页面,她干瞪着头像喃喃:“不应该啊,不是这个照片。前段时间我看你外公手机里,你不是这个照片,他说是个漂亮年轻小姑娘,给我瞅过。难道我又记错了,不应该啊,我才多少岁,还没老到那个程度,怎么记错不成?”
沈琛望着九十二岁的高龄老人,大致知道她要看什么了。
他不记得自己换过微信头像。
分明好久没打开过,不知道是否bug。
“我来。”
他翻了翻手机相册,再次麻溜儿揪出小孩的照片做头像,这下外婆高兴了。
“对,没错,就是这个。你弄大点儿,外婆戴上老花镜仔细瞅瞅。”
她笑得像个小孩,颤巍巍戴上眼睛,眯着眼睛贴近屏幕,看了又看,朝着老板儿啧啧称叹:“好,这小姑娘好。你看这脸白白的,眼睛大大的,笑起来还有酒窝。长得真讨人喜欢,是不是像咱们以前过年那个年画上的娃娃似的?”
外公威严地摇摇头,评价三个字:“不正经。”
外婆纳闷儿:“胡说什么啊,人家小姑娘招你惹你了,凭白无故被你说闲话?”
“谁说个小丫头了?”
他不耐烦地啧:“我说你外孙子不正经,一把年纪还想图人家年轻漂亮,我年轻都不干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