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小小的烤鸭店的经营许可证得来的很不容易。
这是经过了上层领导的多番讨论和激烈的争论才发下来的。
到底烤鸭店算不算是姓资, 这非常值得人们讨论。
本来还有老同志提出,收归国营不就行了?没必要去改变现在的社会。
但是有些同志也在思考,烤鸭店只是一个引子。值得他们讨论的是, 其他具有同样情况的店在全国各地还有多少。
这些手艺人没有工作,没有单位,怎么谋生。
而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 为什么手艺还不如一个开小店的。
这也值得深思。是不是因为捧着铁饭碗了,就疏忽了自己的手艺, 还是说,这些人是靠某些关系进去的。
很多现实的问题, 最后还是让这家祖传烤鸭店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经营下来。
烤鸭店的定价必须和国营饭店一致。不能私自定价。这样一来,就能保证烤鸭店不和资本家一样黑心赚钱。
进货也不能私下里进, 得再国营收购站收货。和国营饭店一样每天供应定量。尽量的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这种店子往资本家的方向发展。
行政单位也会对这家烤鸭店进行观察,考察这种模式存在的影响。
在种种考虑之下,巷子里的祖传烤鸭店就开张了,不像以前那样只招待熟人, 而是挂上了招牌, 大大方方的开起来了。
雷夫人听了这消息,立马告诉马兰 。
她如今也在钢厂里面工作, 给单位的同志们上外文课。
雷夫人道, “这也太奇怪了,突然就开了。而且还是获得合法经营的。这全国也就这么一家能有这个待遇了。生意老好了, 你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去处, 咱们提前订。现在要提前定位置。”
马兰整个人是蒙的。觉得自己是不是又穿了一个时代了。竟然还有私营烤鸭店……
等等, 这不会也是因为自家儿子喜欢吃烤鸭吧。
马兰揉了揉额头,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想法。
甭管咋样,烤鸭还是要吃的。
两人下班之后就往店子那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