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的个头都比钱明高了,性格上也比他那两个姐姐稳重,妥妥的一枚年少小男子汉的模样。
到了第三日,钱明的书信就送过来了。
驿站的人匆匆忙把信送过来后,就走了。
钱老太一拿到书信,就把全家人都叫出来了,准备让她们一起看。
瑜姐儿她们这会都好奇的围在一起,就等着听听信上都写了啥。
文哥儿仔细的看了一遍信件内容,而后才高兴的念给她们听。
“爹爹说他如今授官在翰林院当差,而且已经上任了。他叫我们择日就搬过去找他。”
钱老太一喜,“真哒??我天,我儿还当了翰林院啦?”
文哥儿摇头解释,“是进了翰林院当编修,不是当翰林院。”
钱老太不懂,却也觉得那什么院的听着很有档次的感觉。
余氏也替相公开心,毕竟钱明当地方官多年,自然也渴望能升迁。
他虽然在面上总说无所谓,但读书人到底有个升官梦,会渴望也很正常。
如今钱明得偿所愿,余氏自然替他松了一口气。
倒是瑜姐儿跟团姐儿都各自高兴的跳了起来。
虽然她们对去京城并没有什么野心。但亲爹能进翰林院,也挺不容易的,毕竟这些年钱明为百姓们确实付出很多。
文哥儿也替父亲高兴,稳重的嘴角也忍不住上扬。
钱老太高兴过后又问,“翰林院编修是几品?”
文哥儿想了想,回道,“和县太爷一样,同七品。”
钱老太啊?了一声,却又自顾自的安慰自己,“没事,虽然同是正七品,但那什么翰林院一听起来就比县太爷高级有木有?”
瑜姐儿听后都笑了,“是是是,就算是正九品也很厉害。”
唬的钱老太瞪她,“你懂个锤子!”惹的全家人都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