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说,林知府当然知道,不是张子文太优秀,而是全靠队友衬托,在全尼玛是屎的情况下,不用你是鲜花也必然会受到追捧……
越是现在这样的风头,越让朝廷相公们尴尬。
李晓兰事件后,最想收拾张子文的张商英,现在偏偏最不敢说话。
至于蔡京这时期很少表态,而根据张怀素案,大家也都知道蔡京的『尿』『性』,反正左右都是他蔡京有理,越是这种时候这老狐狸越不会表态。
最和张子文苦大仇深的叶梦得时已升为户部侍郎,也觉得很为难,不知道如何对应这个局面?
在这之前,叶梦得在持续怂恿蔡京保朱勔打压海军。理由是朱家一定程度已经绑架了东南钱政。
而东南钱政,自然也是这时期的户部第一攻坚战,容不得闪失。这在以前不是叶梦得的锅,但现在是了,作为蔡京系的中流砥柱,年轻有为的叶梦得基本架空了老尚书,算是在蔡京支持下全面主持户部工作、关于东南钱政事宜单独对蔡京汇报。
也就意味着稳住东南钱政,成为了叶梦得最迫切的责任。
但是没有银铜就等于零。那地方已经尾大不掉,不论从别处调集多少铜钱进去损耗都很大。不知道他们那群坏人想干什么,会把大部分钱收在手里融掉,听说是等着奇货可居。
为此,叶梦得开出了传说中的叶氏良方上报蔡京,“东南钱用不足则通货紧,需以大水漫灌,稀释土豪手里的财富,还钱于民则为良政”。
就此,大十钱议题提上日常,一片歌功颂德,都觉得叶梦得聪明,有道理啊既然钱不够用,在东南地区进行封闭,直接把币值翻三倍不就够用了?反正东南的人没少,田还是那些田,物资还是那些物资,只是钱够用了而已。
哪怕连赵挺之这个专门找蔡京大政方针『毛』病的人,也暂时没看出『毛』病来,理所当然的觉得币值乘三,钱够用了铜价就跌,自然就破了那些土豪挟铜自重的伎俩。
在蔡京私下看来这的确是个办法,没『毛』病。
别说乘以三,若能币值乘千,直接以一张纸代替那最好,大宋的最大经济病也就解除了,不用满世界找铜,动用了这无数人力物力只为了作个货币符号,实际也等于浪费生产力。
但唯一让蔡京迟疑的是,数十年的沉浮和执政经验累加,老蔡比谁度知道政策无分好坏,主要是看团队执行力。
哪怕是明显瞎『操』作,譬如皇家海军那伙暴徒,就因为张子文那不可思议的执行和凝聚力,就能撑住死不掉,并慢慢好转。
“叶氏良方”让蔡京担忧的就是朝廷、或者说我老蔡对东南的有效控制力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