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道。
“好,檄文之事,就辛苦元直你了!一定要说得漂亮!”
吴顺又当起了甩手掌柜。
“主公……”
对于吴顺这种不太负责任的做法,徐庶相当无语。不过这文字上的战斗,还真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于是,徐庶接下了这胆子。
不久,益州的檄文出来了。文中控诉刘表多次无故攻击武陵郡,曾经偷袭沅江水寨,导致武陵水军全军覆没。之后蔡瑁经常在沅江耀武扬威,挑衅蛟龙舰队。
在益州忍无可忍的情况之下,益州牧吴顺,愤而下达反击命令。这才把蔡瑁打退。
谁知刘盘竟率领十万大军(实际是五万)进驻长沙,欲取武陵郡!刘表亡武陵郡之心不死,愤怒的武陵军将士才攻破了长沙郡。
如今长沙郡百姓已经回归正常生活,他们不愿意回到刘表之下,所以武陵军不会退出长沙。
檄文最后,徐庶还特别申明,武陵军从来不会惹事,但不代表怕事!
这句话,其实是给袁绍和曹操看的。
原本袁绍准备集结十万人在函谷关附近,看到檄文后,临时去掉一般,改为五万。
曹操也同样派兵前往函谷关,与张雄形成对峙。同时,曹仁率领大军,靠近荆州,以防武陵军突然北上,荆州军抵抗不住。
益州的檄文传遍天下,这一下就热闹了。有称赞吴顺有气节的。有骂刘表贼喊捉贼的。也有很多说袁绍曹操多管闲事的。
不管舆论如何,武陵军在长沙都算站稳了脚跟。吴顺就在长沙城,刘表不敢派兵再战。
因为函谷关情况有些复杂,即使对张雄有信心,吴顺还是派赵云率领麒麟军团前往支援。同时,魏延的青龙骑兵向函谷关靠拢,就在长安地区训练!
四万人驻守函谷关,虽不敢说固若金汤,但也不惧任何敌人的攻击。
做完这一切,吴顺就什么也不管,安安心心待在长沙,消化胜利的果实。
可能是吴顺的不重视,刺激到了袁绍曹操,也激怒了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