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两步,却又停下。
因为……谁在思考?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假设袁长文出生到现在的每一秒,都被记录下来。行为、语言、念头、想法等等,一切全部都记录下来。然后将这些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那么,有没有可能预测袁长文的下一步行为,或者想法?
有没有可能针对这些数据,营造一个环境,来迫使袁长文做出特定的选择,或者想法?
如果有可能,那么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在袁长文的经历、教育等等信息之上。
但这些,不是我。
“也就是说,控制身体和思维的不是我,而是袁长文……吗?”
袁长文自言自语,说出这句话时,却有些不甘心。
不甘心?
是我不甘心,还是“自我”不甘心?
“对!这些情绪,源头都是自我编织的定义,都是添加在背景上的添加物。所以,我就是那个背景!”
咦?为什么听起来好l的样子?
弄了半天,我就是那个背景?!
不对,背景只是一个描述,一个比喻。
但“自我”的存在,那些编织的定义,遮挡了我。如果擦掉这些定义,那么剩下的就是我。
“而且,根本不是我在说话,而是袁长文在说话!”
袁长文盯着光头。
“也不是我在思考,而是袁长文在思考!”
袁长文冲过去,抓住钢筋使劲摇晃,嘶吼道:
“那么,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