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过去就当过塾师,正好就主要负责教皇长孙读书。”
九千岁说道。
“皇长孙看起来并不喜欢他啊!”
杨信说道。
“咱们这位皇长孙就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甚至自己还喜欢做木工,毕竟少年心『性』,但要说这读书就没多少兴趣了,尤其是那些四书五经更是看着就烦。说起来他这年纪还不都是这样子,外面那些童生倒是要发愤读书考状元,可皇长孙不一样,早晚都是要坐天下的。咱们万岁爷可对这个长孙喜欢得紧,看这样子他对你也颇为喜欢,以后有机会就常来这边走动,我不在就找魏朝,多给他些银子。你要记着,在这宫里行事简单得很,就是银子开道,有银子什么都好办,还有皇长孙的『奶』娘,她才是皇长孙最亲近的,皇长孙对她那是言听计从的。”
九千岁说道。
“我看另一位皇孙倒安静得很。”
杨信说道。
“哪个不用太在意,以后坐天下的是皇长孙,他也就是个藩王。”
九千岁对以后弄死自己的人不屑一顾。
两人就这样离开了东宫,九千岁回西库,杨信返回徐府,他得赶紧把望远镜做出来,这些天他可是接了不少活,虽然全是白干的,不过好在他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是人情投资,别人争都争不到这种机会。这时候天上又下起小雨,而且看起来新的大雨又在酝酿中,实际上整个万历年间饥荒不断,前些年山东西部北部就持续大旱,但这时候的明朝『政府』有足够的能力解决问题,山东的饥荒被方从哲赈济解决。
万历的确不上朝。
但一个内阁制『政府』本来就不需要上朝。
各地和各部将奏折给他,内阁研究出处理方案,他看过后交给司礼监拟旨送六科审核,再由六科交通政司返回去,同时通知其他各部及全国,这是一个有效的行政体系。
那还上朝干什么?
听那些官员凑上块吵架吗?
刚走出不远杨信就发现后面有人跟踪。
杨信也没跟他啰嗦,直接转入旁边小巷,那人傻乎乎地跟了进去,两人一前一后地走了一段,杨信蓦然转身……
“谁让你跟踪我的?”
杨信说道。
“路又不是你家的,别人不能走啊!”
那人带着一丝慌『乱』说道。
杨信点了点头,骤然间他纵身跃起,那人急忙转身就要跑,但速度远远超过他的杨信,转眼间就到了他背后,然后一把掐住了他脖子,就像扑倒小鹿的猎豹般,直接把他脑袋按在了地面的泥水中。那人张开嘴刚要呼救就被雨后地面的泥浆堵了口鼻,他发疯一样挣扎着,但却丝毫无法摆脱杨信的控制,而窒息的感觉让他越来越无力。
旁边的院门蓦然打开,一柄小花伞撑出,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开开心心地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