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学,就这个了就这了个,”于明秀眼睛放光的使劲儿点头,似乎已经看到了自个儿凭借着一手精湛的赵体字纵横书坛的美好画面。
“没问题,”徐景行换了一张宣纸,又换了一支大号毛笔,在宣纸上一笔一划的写下一个大大的“永”字,“永字八法知道吧?找个这个临摹一段时间先,什么也别写,就写这一个字,写好之后再练别的。”
“这么简单?”
“简单?你写一个试试。”
于明秀兴致盎然的拿过毛笔在纸上写了个“永”字,结果不用说,写得完全不成样子,重复两遍依然如此,越是用心写,写出来的却越不像那么回事儿。
“这么难啊,这手完全不听指挥,脑子里想的是一回事儿,写出来就变成了另外一回事儿……”
“菜鸟们,都一样,”徐景行笑着开始给于明秀讲解“永字八法”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注意事项,讲的很细,每一笔如何运笔、手腕用力变化都讲的一清二楚。
当然,重点还是运笔。
对新手来说,书法最难的入门点就是运笔,大部分人在初学的时候拿着毛笔根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跟拿着一扫把一样不知所措。
掌握了运笔技巧,才有资格进行描帖、临摹、独自练习,如果在没有掌握运笔技巧的情况下就贸然动手,练的越勤,错的越多。
至于徐景行写的这个“永”字当然不是中规中矩的“永”字,而是用赵体写出来的用字,笔法笔势结构以及笔画都是纯正的赵体字,照着这个“永”字多加练习,能以最快的速度感受到赵体跟其他字体的区别,也能最快的了解到找梯子的基本特点。
他本人就很喜欢赵体,也很擅长赵体,对赵体字的理解和认知就算没到宗师水平,也差不了太多,因为书法和绘画这东西的理论知识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清晰,随着时代的发展,前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效,后人在学习的时候只要肯钻研,就一定能获得比古人更多的知识,能得到更全面更清晰更准确的指点,哪怕是自学,也比古人轻松的多。
所以其实在书法的平均水平上,后人是比前人强的。
别的不说,就现在很多默默无名的书法行家的水平搁在古代完全有资格混成“家”字辈。
当然,在最高水平的对比上,还是古人更胜一筹。
徐景行就是那个站在无数前辈肩膀上的后来者,掌握的理论知识远胜古代的书法家们,再加上他本人的实力在这儿摆着,在指点于明秀这样的菜鸟时,自然没必要死抠常规,完全可以按照他的理解和认知给于明秀编一套连身打造的入门技巧。
他有这样的资格和能力。
只是所谓的量身打造,其实也不过是把前人的经验这一点那一点随手拿来捏合在一块之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