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也是这么个道理。
徐景行无奈道:“那一块做摆件,一块切开了做其他小件?”
“切了?有点可惜吧……”周建明却又犹豫起来。
“那要不这样,一块做摆件,一块做成一方大印,印章这东西能自用,也能当把玩件,还能当摆件,一举多得。”
“那么大的印章,快赶上玉玺了吧?”
“……那切半块出来做一方小印,另外半块切成两片掏一对镯子出来,剩下的镯芯还能做几个小挂件,怎么样?”
“咦,这样挺不错的,就这么定了,”周建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小徐,这活儿就交给你了。”
“具体细节还得再商量,”徐景行急忙拦住准备当甩手掌柜的周建明。
开玩笑,做这种大活儿,不提前商量好全部细节,万一出现问题可不好收拾,比如说摆件的风格、具体题材、印章的印文格式、内容、字体以及手镯的款式、挂件的主体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提前沟通好。
倒不是他害怕周建明会在这方面耍赖,只是需要尽可能的避免这种风险,做事儿么,先小人后君子才是正道。
再说了,给人做玉器,要是连这些内容都不知道,他也不好下手,虽说这样一来他的发挥空间是挺大,可万一出来的东西不讨人喜,那就很恶心了。
所以尽管周建明一再表示相信他的手艺,但他还是拉着周建明把所有的细节都商量了一遍。
最后,还直言不讳的开出了二百万的手工费。
周建明听到他的报价愣了一下,有点不敢相信的问:“这么少?”
好吧,是有点少。
按照徐景行的了解到的行情,现在的玉雕大师们收费的时候不看工作量,而是看材质的价值,材质价值越高,收费也就越高,具体的收费标准不固定,但却是跟材质的总体价值是成正比的,有的材料总价的十分之一,有的收五分之一,也有收八分之一或者二分之一的,甚至有的人直接按照一比一的价格收费,也就是一千万的料子就收一千万的手工费。
另外也有一些高手是按照料子的重量还收费的,有的是按照原料的重量收费,有的是按照成品的重量收费,单价从一克几块钱到一克几百块都有。
还有一些高手则是在看过料子之后开一口价,一口咬定要多少工费,成就成,不成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