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真不愧有“庙群”之称,虽然都是些小庙,可是数量却真不少,几乎本土产的神佛都能在这里找到影子,甚至有毛爷庙,嗯,没错,就是被万众敬仰的毛爷,开国那位毛爷。
那座毛爷庙只有不到四五平方米大小,只有一扇门,连个窗户也没,庙宇更是只有两米左右的高度,位于一座大殿的右侧,看样子是由耳房改造而成的。说是改造,其实就是在正对门窗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硕大的毛爷印刷画像,在画像下边砌了一个水泥台子做供台,仅此而已,连个牌匾都没,只是在门上方用黄颜色的涂料写了“毛爷庙”三个字而已,这三个字还写的挺一般。
好吧,说一般都是夸奖了,其实写的挺烂,别说什么章法了,连最基本的工整整齐都做不到,三个字而已,间距却一宽一窄,那个“毛”更是偏了三十多度,跟喝醉了似的。
不过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都是这样,几乎所有的庙宇都没有牌匾,都是直接在外墙上用油漆刷上去的,笔法更是一个赛一个的拙劣,应该盖庙时施工工人的手笔。
最好笑的是地宫庙。
所谓的地宫庙倒是比较宽敞,一主两配三件房间,有门有窗,门框上边用红漆刷着扭扭歪歪的“地宫庙”三个字,然后还有“凤凰山阴阳城”这么六个用黄漆刷的大字。
然而这么六个字,却被窗户和房门给隔开了,猛地一看,就成了“凤凰”“山阴”“阳城”这样的字样,要是让不懂的人看到,估计会一脸懵逼。
当然,很有可能当初刷这六个字的工人也不知道这六个字是什么意思。
好吧,连徐景行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甚至不知道这地宫庙里供奉的是哪尊神仙,更不知道这“凤凰山阴阳城”又是个什么地方,这让自诩博学多知的他有点羞愧。
向谭英请教,然而谭英同样一脸懵逼不知所云。
过了地宫庙再往上走,就是神农庙,这庙倒是挺大,而且挺气派,坐落在半山腰上竟然分出了三层,第一层是山门,进了山门是第二层,第二层被中间的石质台阶分开,左右各三个小庙,左边是女娲庙、无生庙、王母庙,右边是财神庙、十大名医庙和龙王庙,每座小庙就隔着一道墙壁,跟学生宿舍似的。
过了二层是三层,三层的档次要稍微高点,分别是三皇庙、祖师殿、国母殿。
另外再这座神农庙的后山还有地官庙、老君庙、玉皇庙、玉皇殿等等庙宇。
不出意外,这些大小庙宇中供奉的神像的物性也都挺强。
反正一句话,挺有意思。
从山下走到山上,再从山上慢慢的走下来,又将那些个庙宇挨着看了一遍,看的津津有味,一点也没觉得枯燥,因为他看到的风景跟普通人看到的风景完全不同,这些看似捡漏拙劣的庙宇群在他眼里同样有着难得一见的景致。
他可以肯定,这样的风景,在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看不到,这应该是济原本地的一大特色了。
到山脚下后,他抬头回望,望着不知道那座庙前的旗杆上悬挂着的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笑了起来,只觉得这世界真的挺有意思,以后有机会应该多跑跑多看看,对创作绝对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