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动手了,慢慢就不说话。
她起来泡奶粉,然后听着里面安静下来了,关灯,在黑暗里面。她知道,自己妈妈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
是,泡奶粉,很快,一两分钟的事儿。
可是马永红大概是累,大概是心疼老二,孩子只要一哭,她就要不撒手的抱着,就那么抱着,然后腾不出手来去泡奶粉,舍不得让孩子多哭几声。
虽然生下来是个女孩,跟之前想的不一样,会失望,可是依然很疼爱。
尤其是生慢慢的时候,家里条件苦,两个人经常吵架,年轻的夫妻当父母,对着孩子就跟多了个新鲜的玩具一样的,二十岁疼爱孩子的心,跟三十岁疼爱孩子的心是不一样的。
现在觉得家里条件好了,年纪也大了,也稳重了,她跟张向东也不吵架了,所以对着老二,感觉就不一样。
人的年纪越大,越喜欢孩子,越疼爱孩子。
而且小孩子,要比慢慢这个年纪的孩子,讨人喜欢的很。
她做的很多事情,慢慢觉得越来越不讲道理,不能让人理解,是用大人的强权来压迫人。
慢慢理解的大人世界不够多,她跟马永红的关系,大概就到了零点吧。
因为不能理解,因为觉得很委屈,然后就越来越敏感,从很多细节处能感受的出来父母的偏心。
慢慢就越来越沉默,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她要去上初中了,去乡里面,离着家里三里地,她在那边开始了寄宿生活。
慢慢很多事情,都埋在了心里面,也不会去说了。
妹妹小时候爱吃肉,断奶不久就要吃肉,马永红每次就去买五块钱的卤肉,然后分成几次给老二吃,慢慢知道,可是她从来没有说自己也想吃过。
张向东买了自己的车,开始跑货运,更累了,钱也更多了,三五天回来一趟,妹妹喜欢吃小笼包,他每次都买回来好多,慢慢也不回去要。
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喊她吃过,所以她就跟自己说,以后这个都不能吃,给妹妹吃的,她就不好再去碰的。
去上学的学校条件很差,一群村小的毛孩子,就这样带着盆子,带着水壶去了。
慢慢没有自行车,周末的时候不能往返。
亲戚家里孩子上学的自行车,给推了生来,慢慢骑不动,她没骑过,然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大家一起骑着去上学的时候,只以为是自己力气不够,就使劲的骑着。
可是同学们都一个个的走了,慢慢还在后面,她骑不动了,就下来推着走,这车子,是链条的问题,慢慢也不懂,带着一点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