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宣和帝的身体状况, 再撑个个把月不成问题,但墨珣不想再多费时间,干干脆脆就将宣和帝体内的屏障冲开了。
这下可好, 墨珣可就等着国丧了。
翌日, 宣和帝仍是坚持早朝, 但在早朝上时,站在殿内,离宣和帝近的大臣能清楚地感觉到宣和帝似乎没什么精神。
若换作是以往,宣和帝声如洪钟、在大殿之中怒斥朝臣、振聋发聩,根本不在话下, 又怎会是像现在这样, 说句话还要身旁的人转述?
今日早朝,朝臣们所奏之事颇多:雅砻那边太过安静,只与大周军队呈对峙状,尚没有要开打的架势, 但军中粮饷不足, 恐只能与
在边境蠢蠢欲动, 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开战了。而军中粮饷现在只余三个月的量,如果不尽快补充, 万一雅砻突然发难, 大周这边恐怕难以应付。
蓟州那边的重建工作已经在进行, 但因为国库里的钱都掏去给军队了, 所以进展十分缓慢。不过, 绝大多数的灾民都已经被遣送回原籍, 京城附近也就只有一些个孩子丢了的灾民家庭仍在逗留,想等朝廷、衙门给一个明确的说法。
宣和帝本来就高居庙堂,如果再不早朝、听取朝臣的意见和建议,就不利于对整个大周的掌控。
今日的早朝,宣和帝在龙椅上坐了很长时间。而期间,他也因为身体不适而变换了多个姿势。
像这样的行为,若在以往,那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站在最前面、离宣和帝最近的当属几位王爷。此时,他们看向宣和帝的视线都有些微妙,都不约而同地想到某些事上。
只是,宣和帝越到了这个时候,对别人的视线就越是在意。
不管旁人看宣和帝的眼神之中是否隐含深意,但在宣和帝看来,对方必定是在盼着自己早死,企图谋权篡位。
早前,德音王就因直视圣颜而被宣和帝训斥过,自那以后,其他人看宣和帝的时候都只是飞快地看上一眼,而后便微阖眼帘,尽量表现出谦卑的姿态,不让宣和帝心中有异样的感觉。
越到晚年,宣和帝就越难伺候。
看他,宣和帝会疑神疑鬼;不看他,宣和帝又会认为你在藐视皇权……
都很难办。
等到朝臣们将今日需要奏明的事全都说完,这就可以等着宣和帝宣布退朝了。
然而,宣和帝坐在龙椅上,并没有多余的动静。
刚开始,朝臣们还以为宣和帝是有话要说。可等了又等,却也不见宣和帝开口。
若说一开始,朝臣们尚不敢大剌剌地朝着宣和帝看,那现在,就是所有人都翘首望向了宣和帝。
站在宣和帝身旁伺候的内监也觉得有些古怪,也就稍稍侧目,这才发现宣和帝似乎是睁着眼睡着了。
内监眼瞅着大殿之中满朝文武都还等着,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将宣和帝唤醒。
也正是内监的这个动作,坐实了朝臣们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