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处,宣和帝便随手比划了一下,让内监搬了个椅子过来,“墨爱卿坐下说话。”
“谢皇上。”墨珣表现得很是拘谨,似乎不太适应与宣和帝两人独处。
宣和帝将墨珣叫过来,也不是为了与他寒暄的,这就直接开门见山地开口说道:“为朕把个脉吧。”
内监赶忙将小矮几和布枕都搁到了软榻上,好方便墨珣动作。
墨珣也没有多问,只示意宣和帝将手腕搁在布枕上。
墨珣也不是第一次为宣和帝诊脉了,但眼前的宣和帝已经没有之前的那个时候好糊弄了。
早前,宣和帝也曾让墨珣为他把脉,可那会儿,宣和帝的身体状况还不像现在这么差。
墨珣当时对宣和帝说的,与御医们所说得也差不多,并不出挑。但墨珣本身作为一个能够治好御医亲口“判了死刑”的林醺,不管怎么说,也总是得有些过人之处的。
宣和帝对墨珣一向宽容,但那都是因为墨珣没有危害到宣和帝真实利益的情况下。
就眼前的这个情况,宣和帝自己都已经觉察到了自己身体上的不对劲,可墨珣却还说没什么毛病,那就有些古怪了。
墨珣凝神静气,将手搭在宣和帝的腕上。
不管今日摸出宣和帝的脉相如何,墨珣都决定要“照实说”。
不过,这个“照实说”中间确实还掺杂了一定的水分,否则有些事真的解释不通。
中医讲究一个望、闻、问、切,单从宣和帝的外表上看,面色蜡黄、没有光泽,双眼浑浊无神、眉宇之间萦绕着一股衰败之气;听宣和帝说话的声音,也并不如以往清亮,反而是嘶哑的。
墨珣听着宣和帝呼吸时发出的声响,就像是身体里空荡荡的,但却因为喘息而发出了的回声。
至于“问”……
那墨珣自是没什么想问的。
毕竟宣和帝只叫墨珣诊脉,又没有让他看诊,他又何必多此一举?
宣和帝的脉相与一壮年汉子无二,丝毫探不出任何病症,自是欺骗性极强。
上一回,墨珣给宣和帝诊脉的时候,表情全程都没有变过。但这一次,墨珣却是将自己的疑惑十分真实地表现在了脸上。
在墨珣为宣和帝诊脉的时候,宣和帝也一直在观察墨珣的反应。
见到墨珣眉头微蹙,似是有些为难的样子……宣和帝禁不住心头一紧,刚要开口问点什么却是猛地咳了起来。
宣和帝咳得突然,这么一咳,直接就将体内的浊气一并咳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