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前知道储君是谁的,大有人在,墨珣就算想看,越国公也不会觉得奇怪。
尤其是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越国公的想法也起了些变化。
大皇子,一直是许多人所看好的储君人选。
就算越国公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大皇子党,但心里却也是跟其他人一样,觉得嫡长子继承帝位是理所当然的。
但眼下,发生了这么多事,大皇子竟连同爹同父的四皇子都不肯放过,那遑论其他的皇子了。
越国公不禁想起了宣和帝即位之后发生的事。宣和帝的几个兄弟,全都被宣和帝屠戮殆尽。
不单单是王爷,就连翁主,宣和帝都没打算放过。
当时也不是没人劝,但劝的人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越国公还记得,那段时间,太和殿前头的柱子上,沾满了言官御史的鲜血,然而宣和帝独断专行,谁劝都没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皇子其实与宣和帝还是十分相似的。
墨珣笑着点了头,“孙儿知道,孙儿就是想看看。”
上一份传位诏书,越国公就已经说过是宣和帝亲手密封的,除了宣和帝,本来也就没有别人知道上头写的是谁的名字。
既是秘密立储,自然要保密。
“……”越国公沉默片刻,沉思片刻之后,便颔首道:“吃过饭,你随我到安福院去。”
墨珣得偿所愿,自是连连点头。
早前,墨珣也对宣和帝的传位诏书有所猜测。只是猜测归猜测,却也不敢肯定。
但大皇子的几率无疑是极大的。
在墨珣从越国公以及其他同僚那儿听来的信息,倒也一直知道,宣和帝对待内命夫,其实有那么点儿一视同仁的意思。
在所有的内命夫之中,除了皇贵君之外,墨珣倒也不曾听说他对哪个后妃特别的宠爱。
当然,为宣和帝生过皇子的后妃自然是更得宠一些的。
如此一来,再看宣和帝对几个皇子的态度。虽说不至于顾此失彼,但大皇子却与其他的皇子有着明显的不同。
墨珣将自己代入了宣和帝,企图以宣和帝的想法来猜这个皇位的继承人选。
反正,初为人父时的心情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