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会儿是巴不得四皇子或者其他的哪个皇子都好,赶紧把自己已经布置好的局摆下去,证据亮出来,能淘汰几个是几个。
反正二皇子以及那个穷奢极欲的五皇子,在墨珣心里,是早就已经被淘汰了的。
如果宣和帝还真动了心思让他俩其一即位,那墨珣就得另行谋划。
毕竟也没有谁规定,坐上了皇位就一定能坐稳。
一开始或许墨珣还没有察觉到,但时间一久,墨珣也意识到了——宣和帝这会儿其实是打心底里就不想问几个儿子的罪。
既不想问罪,还给于霜扬什么尚方宝剑?
这样的想法不止墨珣一个人有,就连于霜扬都犯嘀咕了。
而宣和帝这样的反应,就更是让人猜测,他属意即位的皇子就在这几个皇子之中了。
七皇子性格太过绵软,朝臣们本也不看好。
这样的皇子,就算继承了王位,恐怕也很容易被人拿捏。
按照宣和帝的性子,定是不会让这样的皇子即位的。
最后,七皇子被罚俸三年,禁足一年。
七皇子虽然一直说自己是被陷害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有个物证在,哪怕那个雅砻的刺客当真与七皇子无关,但七皇子却也很难将自己摘出去。
归根究底,也只能自认倒霉。
而大皇子与七皇子相似,也是被禁足了一年。但额外的,宣和帝也丢了几本佛经给他,让他多抄抄佛经,也好静静心,别整天满脑子想那些不损人不利己的点子。
且不论大皇子是出于什么目的才安排了一场苦肉计,但他这么做,是因为在觊觎宣和帝的皇位。
也正是因为觊觎皇位,大皇子才无论如何都想要留在京里。
宣和帝当初正是因为疑心几个皇子觊觎自个儿的皇位才会一意孤行,将几个皇子全都赶到封地去。这会儿又是知道自己最宠爱的大皇子,指不定还在背后怎么咒自己……一时间心绪难平。
但大皇子这会儿已经自食恶果,蒙了大难,好歹还是没对他这个父皇做出什么来。
总归是没有真正意义上伤害到宣和帝的切身利益……
宣和帝现在真是心软许多,否则,要换做是以前,只要自己对大皇子起了疑心,那夺了封号,将人圈禁起来也不是什么罕见的。
但二皇子,情节就严重了。
私自募兵、屯兵,如果不重罚,那定会让其他人跟风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