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喊冤的声音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消失在宣和帝的耳边。
其实,搞个苦肉计什么的,本也算不得什么事。
宣和帝主要是气在,大皇子“精于算计”,这点上。
在宣和帝印象里,大皇子一直是一个十分恭敬孝顺的儿子。在他的几个弟弟面前也颇有大哥的风范,谦和,懂礼,知进退……
宣和帝对这个儿子还是很满意的。
一直以来,宣和帝都认为大皇子是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看到大皇子如此优秀,宣和帝心里有骄傲也有自豪。
早前,朝臣们逼着宣和帝立储的时候,宣和帝虽然心里不乐意,但听到了朝臣们夸奖大皇子如何如何,宣和帝心里还是受用的。
然而现在,他原本的那个谦和的儿子,忽然被撕开了假面,骨子里竟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
看到眼前这样一个强词夺理的大皇子,宣和帝突然意识到,自己很累了。
大皇子被带下去之后,便轮到了二皇子。
这才是重头戏。
无论是大皇子的苦肉计,还是五皇子的从国库借钱不还,在宣和帝眼中,那都不及二皇子私募兵丁来得严重。
一千多的兵,还就在昌州,就在怀阳的边边上,这叫宣和帝怎么受得了?
大周是明令禁止私募兵丁的,上一回年太尉就险些因为自己夫郎的侄子还是外甥什么的,在庄子里养了太多的护卫,而险些被当成是私募兵丁,在宣和帝面前吃了挂落。
当时,年太尉庄子里的护卫不过百来人,当时被墨珣与越国公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把年太尉给吓得屁滚尿流了,更遑论现在,二皇子养了上千人。
“朕问你。”宣和帝盯着跪在殿内的繁楚王,“你养这么多兵做什么?”
“儿臣是被冤枉的!”繁楚王也学着锦硕王的样子,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被人陷害的。
宣和帝抬眼看了于霜扬,示意于霜扬将刑部将查到的证据拿给繁楚王看看。
等到刑部尚书将记录了兵丁的册子摊在繁楚王面前的时候,宣和帝才又开口道:“这是从你府里收来的花名册,你看看对不对。”
繁楚王一听到“花名册”时,整个人脸色难看得要命,但他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儿臣并不识得什么花名册。”
宣和帝语气没有波澜,但脸上满是郁色,不难看出他现在“庄子是你的庄子吧?”
“是。”
庄子,繁楚王是赖不掉的,只能点头应了。
“人是在你庄子里抓的,花名册是在你府里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