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王爷收拾好了行装之后便陆陆续续进宫拜别了宣和帝。然而, 宣和帝全程黑着一张脸,看起来就像是心情不佳一样。
几个王爷在收到圣旨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宣和帝是怎么回事了。
尽管一个个心里都在暗骂宣和帝心胸狭隘,但对上了宣和帝的时候, 所有人都将这份情绪隐藏在了心里。
对上了宣和帝也正是念念不舍的样子。
“儿臣此去, 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父皇了。”大皇子说着,满面的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
大皇子相较起其他皇子来说,于宣和帝的意义, 是完全不同的。
大皇子是宣和帝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宣和帝还没有即位登基之前出生的孩子。
那个时候,宣和帝根本不受先帝的宠爱,也不是先帝最中意的皇位继承人, 而且当时的太子名头还落在了他大哥头上……
可以明明白白地说, 大皇子是降生在了宣和帝十分艰难的时期。
曾几何时,宣和帝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慈父。他亲自抱着大皇子读书识字, 又手把手地教了他骑马射箭……
除却大皇子之外, 余下的几个皇子再没有过这样的待遇了。
现在, 宣和帝听到大皇子开口,又见他满面的忧愁, 不禁也跟着心酸起来。
大皇子当真哽咽了起来,“日后,儿臣不能在父皇跟前尽孝,是儿臣的不是了。”
宣和帝看着, 也觉着自己心里梗得难受, 只摆摆手让他出去了。
大皇子似乎有满腹的话语, 最后却也只吐出了一句“还望父皇保重龙体”这便退了出去。
而其他皇子来拜别,说起了与大皇子相差无几的话时,宣和帝的内心再无波动,直沉着一张脸,倒让人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
……
几位王爷都把话说得十分漂亮,就算心里再怎么不愿意走,却也不敢当着宣和帝的面明说,反而旁敲侧击。
宣和帝年纪渐渐大了,愈发不能听别人对自己的反对意见,反而更喜欢听好话。他这几个儿子把话说得漂亮,倒也让宣和帝的心情也稍稍缓和了一下。
给几个王爷封地,把人“赶”出京城……本就是下策。如果不是因为觉察到了几个儿子在觊觎自己的皇位,宣和帝也不愿意这么做。
人人都爱享受天伦之乐,喜欢儿孙绕膝,承欢膝下,宣和帝当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