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的冷血和杀戮,宣和帝是已经见惯了的。
在宣和帝看来,这个王位是他的,那么,他愿意给谁,那是他的自由。
可在他还没有想要交付给别人之前,不论是谁,只要觊觎,那便等同于是在抢。
跟宣和帝抢东西,那无异于是在与虎谋皮。
宣和帝当年会那么宠爱五翁主,无非就是因为五翁主不会觊觎自己的皇位。
换句话说,就算五翁主觊觎了又如何?一个哥儿,难道还妄想着要当皇帝不成?
当五翁主挡在了宣和帝一统江山的大业面前时,这份喜爱其实也可以全然被宣和帝所放弃。
是以这个时候,当宣和帝觉察到了几个儿子的心思之后,本来已经不堪重负的心,忽然又剧烈地跳动起来。
除却拟定文官武将前往边关打仗之外,宣和帝干脆又下了一道圣旨,给京里几个已经封了王的王爷都封了地,并命他们接到圣旨之后,即刻离京前往封地,不得在京城逗留。
给诸侯、王爵封地,这是很早就已经停了的。
但到了这会儿,宣和帝担心几个儿子会争夺皇位,便将这件事又提了起来。
宣和帝本来就不愿意给几个皇子封地,可眼下,他若想将所有的皇子派出去,只有这个方式最为稳妥了。
皇子们的封地极小,充其量就是几个县,都不是什么富庶之地,而且,全都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在这么个节骨眼子上,这样的圣旨下来,让几个王爷都变了脸色。
就是在宣和帝面前装得再好的王爷都顶不住这样的压力——被父皇安排到如此偏远的地方,万一京里出了什么变故,那他们就是插了翅膀也赶不回来了。
宣和帝根本没想等朝臣们反对,直接特意在圣旨之中言明了,让几个王爷接到圣旨之后即刻启程。
圣旨是不可违抗的,就算心里再不愿意,接到圣旨的这一刻起,王爷们便也只能马上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就算大臣们要提出反对意见,那也等到隔日早朝的时候再提了。
否则,就为了这件事,臣子特意跑到宣和帝面前让他收回成命,这恐怕会适得其反,只会让皇上对几位王爷愈发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