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珣无法,只得顺着赵泽林的话到一边去了。
墨珣一边走一边注意着朝臣们的动静。
果真就如同墨珣一开始料想的那样,几乎没人会在这种场合说什么闲话。
就是年太尉、兵部尚书这种,在年宴上已经开口问过宣和帝的大臣,在今日都没有再去找宣和帝的“晦气”——没有去询问,被关押在天牢里的雅砻使臣要怎么处置。
墨珣看朝臣和几个王爷的态度,就像是已经把雅砻使臣被关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似的。
想来这些事,大多数人已经在私下里讨论过了,根本不用刻意留到这个时候。
墨珣离开了赵泽林与昌平郡君他们之后,干脆就将视线落在了御花园之中悬挂着的宫灯上了。
宫里虽然不及宫外热闹,但宣和帝毕竟是整个大周身份最为尊贵的人,他想要置办一个上元节灯会,那宫里的人自然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势要将这个灯会办得别开生面、有声有色。
所以,哪怕宫里的灯会不及宫外那般恢宏,但无论是从花灯的种类、款式……都比宫外的花灯繁多、精致。
墨珣看着看着,兴致上来了,倒是一改初时那无所谓的态度,认真地观察起眼前这些琳琅满目的华灯来。
也正是因为墨珣仔细的看了,心里才会对被宣和帝随手指出来放到民间的“祥云花灯”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较之下,“祥元花灯”真的没什么稀奇的。
墨珣此时倒是无比庆幸,自己当年猜中了“祥元花灯”的灯谜之后并没有四处宣扬。或许百姓并不知情,但朝中翰林院明显是门儿清的。
他后来高中状元,被安排在了翰林院,那岂不是要成为翰林院诸多同僚笑柄?!
不过,转念一想,依着他的性格,也不大可能四处宣扬。
就算他一时想不开,真的沾沾自喜,恐怕越国公和赵泽林两人也会跟他提上一句的。
墨珣暗自庆幸了一番,好在他一向视这些凡界的东西为身外之物,倒是不至于在这种事上犯错。
“哎?”田以佻跟林醉随意走着,远远便看到墨珣站在宫灯前头,正聚精会神的不知是不是在想灯谜了。“是你夫君呢!”
田以佻碰了碰林醉,示意林醉朝墨珣所在的方向看。
林醉这厢一眼望去,正好瞧见了墨珣映衬在烛光下的侧脸。
天色是有些晚了,而御花园之中的火树银花将墨珣的侧脸衬得既隽秀又雅致。
这些流光溢彩映照在了墨珣的脸上,竟是额外地绘制出了他的脸部线条。那些明暗交替的部分,宛如水墨画中的一股浓淡挥毫而出的墨韵。
林醉痴痴地看着墨珣的侧颜,一时有些失神。
鬼使神差的,墨珣似有感念,当即便朝着林醉的方向看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