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珣这是从雅砻回来之后第一次参加宫里的年宴,所以,他也不知道之前雅砻使臣到大周参加年宴,礼部是怎么个安排法,也不知道宣和帝对雅砻的使臣有多少礼遇。然而,墨珣乃大理寺丞,哪怕是雅砻使臣到了大周,他的职位也不会跟雅砻使臣有正面接触。只要按照礼部安排,谨言慎行便可。
年宴算是大宴,墨珣早前也曾参加过,而此次的年宴比起上回来说更为盛大。或许是有外邦在场,正是彰显我大周综合国力的时候,所以才会一年比一年奢华吧。
墨珣远远瞧着,觉得宣和帝脸上也满是喜庆,比起上回宣和帝召见自己的时候,明显是心情好了许多。而且,墨珣仔细辨认了一下,宣和帝脸上的那些都是切实的笑,就连他偏过头去跟皇贵君说话的时候,语气里的笑意都是掩不住的。
墨珣暗自挑眉,只觉得眼前这幕由着说不出的诡异感。
林醉本是提心吊胆的,但之后宣和帝就再没有召见墨珣了。时间一久,他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去,只当是墨珣确实是从小就对医术感兴趣。
此番进宫,林醉也跟在墨珣身边,打定了主意要暗自观察了宣和帝一番。只是他的位置离宣和帝尚有一定的距离有些远,只能看到宣和帝的大体轮廓,却是无法细看宣和帝的龙颜。
林醉有些懊恼,却不知道自己此时能看得清,尚且是因为他与墨珣修炼的缘故。若换做旁人,怕是只能靠着周围的人才能分辨出宣和帝的具体位置。
宣和帝这几年对雅砻的态度很好,自然也就让雅砻的使臣每次来到大周都有宾至如归之感。宣和帝对雅砻使臣多有包容,就连他们不识大周礼数的事都不怎么计较。更有甚者,就算他们做了什么不雅、不礼貌的事,宣和帝都是一笑置之……
正是因为宣和帝这般纵容,将雅砻的使臣都养刁了。
原先,雅砻那边虽也不服输,但却是打心底里知道雅砻与大周的差距。哪怕是跟大周较劲,却也不敢这么直来直往。但经了宣和帝的姑息,他们倒也开始趾高气扬起来。
礼部的人是叫苦不迭,礼部尚书被下属搅得头疼,便也只得去向宣和帝告状。但宣和帝摆明了不以为意,“雅砻的使臣不就到大周来待一个月?”
礼部尚书多说几句,宣和帝便面露不耐道:“礼部竟是连这点事都办不好了?还要来烦朕?朕养你们是来为朕分忧的,不是让你们把麻烦都往朕面前堆的!”
如此一来,礼部尚书哪还敢再说,只得夹着尾巴溜了。回头又将宣和帝的话照搬,把下属痛骂了一通。
“恭祝大周皇帝福寿延绵,祝大周山河太平,谨代表我雅砻送上贺礼……”雅砻送来的贺礼其实早就已经让礼部的人按礼单查收入库了,这会儿倒也没有再另外将礼物带上来,只是让人把礼单递到宣和帝的面前。
宣和帝从内监处接了礼单,意思一下,一目十行地扫了一眼,而后就又随手递给了内监,让他拿了下去。
宣和帝面带微笑地颔首,“雅砻的诚意,朕已经感受到了……”他这么说着,却又话锋一转,“但是……朕有些问题,想让雅砻的使臣为朕解惑。”
按照以往的惯例,宣和帝收了礼物之后便会“赐座”,之后便是上菜和上大周安排的歌舞了。
雅砻的使臣倒是没料到此次,宣和帝直接就把人给叫住了。
墨珣见似是事有意外,便也朝着上首望了过去。
此时,不单是墨珣,就连其他的官员都一并看了过去。宣和帝总是语出惊人,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就是“解惑”,也算不上什么难事,雅砻的使臣便点了头,“大周皇帝请说。”
“当初,雅砻来大周求亲的时候,以你们雅砻的圣药——‘乞桑药珍’为聘礼,以求娶我大周的翁主。”宣和帝说着,这就停了下来,等着雅砻使臣反应。
大周的官员是已经习惯了,但雅砻使臣一年也就来这么一趟,别说是跟宣和帝了,就是跟礼部尚书也熟不到哪里去。
所以,雅砻的使臣在等宣和帝接下来的话,而宣和帝也在等雅砻使臣给回应……
一时间,两边都沉寂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