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珣发现宣和帝的这个问题十分不好答。
宣和帝的这个脉相,乍一看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隐疾。像一些盗汗、怕冷怕热、失眠这类的症状,恐怕上了年纪的人都容易有。尤其是像宣和帝这样身居高位,日日为国事烦忧,想得多,自然就比别人更容易思虑过重、积郁成疾。
只消让太医院的御医给开点温补的方子,好好调养就行了。
可宣和帝在服那个不对劲的丹药啊!
按理说,宣和帝服用那些丹药的时间比林醺要长,身上被丹药浸透出来的味道也比林醺浓……宣和帝的脉相绝不可能是现在这样稀松平常。
但墨珣转念一想,如果宣和帝的身体不对劲了,那宫里的御医按例每隔一段时间都得给宣和帝诊脉,难道他们就都看不出来?
如果不是墨珣本身知道那个丹药不对劲,恐怕也会一下子就被宣和帝的这个脉相骗过去。
所以,墨珣又耐着性子十分谨慎地去探宣和帝的脉,甚至因为实在是摸不出端倪,他便偷偷地将自己的灵气输入宣和帝的体内,想要顺着宣和帝的经脉和穴位走了一遭。
宣和帝并未觉察出什么异状,只是安静地让墨珣诊脉罢了。
墨珣的灵气在宣和帝体内只走出了一段,就已经被堵住了。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
一个人的经脉应该是贯通的,而墨珣的灵气十分精纯,应该不会被凡人排斥才对。
他之前为了教林醉禅坐,也曾将自己的灵气注入林醉体内,让他仔细去感受自己的灵气在他身体之中行进的路线,那时确实是毫无阻碍的。
但是,如果宣和帝不再是凡人,而是修士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可是,若说宣和帝已经步入了修真者的行列,墨珣是怎么看都觉得不像!
墨珣早就已经探查过了,这方天地根本就没有灵气,而他在知道了修道无望之后,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当初的筑基纯粹就是个机缘巧合……
然而,这种妄自菲薄的想法一经出现,立刻就被墨珣否决了——自己怎么说都是渡劫的天雷给劈过来的,本来就应该与别人不同才是。
墨珣从宣和帝身上并没有感觉到灵气波动,却又有个古怪的猜测——或许是因为宣和帝修炼的法门不对,又或者是墨珣的品阶太低……
总之,灵气受阻的原因很多,墨珣也不好妄下断言。
而当初的林醉则不同。
林醉作为“这个世界的精神载体”,有灵气波动很正常。
……
墨珣是一个很会装的人,就算心里再困惑,再着急,从表象上要看出端倪来并不容易,除非是他自己愿意。
是以,他在给宣和帝诊脉的时候,表情十分镇定。而切完了脉,他脑子里虽然千回百转,但看在宣和帝眼里却是没有丝毫变化的。
墨珣答道:“从脉相上看,皇上似乎有些心悸、易怒易躁这样的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