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年宴应该都是不同的菜色,而御厨们也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墨珣瞧着由内监们端上来的托盘,自是与早前见过的不同。
这些内监们一边上菜,一边介绍着菜名。
这些菜名仍是听起来吉祥华贵,什么如意卷、翠玉豆糕、凤尾烧卖……每样都只按人数上了小盘,权当是尝个鲜,嘴里有个味罢了。
有些让人不知如何下口的菜,反倒还会有内监从旁帮忙,倒也不会失礼。
而盛菜的容器更是吉祥喜庆。墨珣曾听同僚们闲暇之余倒是提过,今年这个年宴虽说是比往年来得节俭,却仍是耗资数百万两。这些容器更是精心烧制,据闻,一个年宴一共要用上一万多件。
年宴对于宫里来说,也是除了几个主子生辰之外的大宴了,倒是从月前就开始筹备起来。
尽管墨珣只是在前宫当值,却也能感觉到后宫这个过年的气氛。而宫外自不必说,早早就开始贩卖过年所需的各类大红灯笼、春联、烟花炮竹。
这一次墨珣没有坐在越国公身边,倒也没有引来宣和帝的目光。
墨珣的心态一直放得很端正,也并未露出什么失落的神情。墨珣左右案几坐着的全是他在翰林院的同僚,除却一开始的时候两边与他互相敬了酒,宴席一开,倒也没人再多话了。
本来墨珣在翰林院里,年纪就最小,而且平日里话也少得很。就算大伙儿围在一处闲聊,那墨珣也是听得多,说得少。除非真有人指名点姓问起墨珣什么事,否则要想让他主动发表意见,那还真是难上加难。
墨珣并不觉得与同僚的相处模式有什么不好,这样反而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正如伦沄岳所说,翰林院里拉帮结派也不少,但平日里看着相处融洽的两个人或许背地里互相给对方挖坑也说不准。现在还好,若是到了三年一度的官员考核,那就更是笑里藏刀了。
墨珣这边用上一顿年夜饭就用去了将近两个时辰,而菜色丰富但份量不大,也使得所有人都吃到了最后。只不过像林醉和伦沄岚这个的哥儿胃口小一些,反倒早早就停了筷。
用过了饭,宣和帝又同朝臣们饮了几杯,这就发话,让朝臣们随他一同到御花园赏花了。
御花园早早就被装扮起来,此时更是张灯结彩,夜间观赏倒也不失为一种趣味。
林醉听了宣和帝这么说,倒是第一时间看了墨珣一眼。墨珣觉察到了林醉的视线,自是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