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经了鬼市那趟,赵泽林对墨珣的话也上了心,此番进宫便也时不时注意起宣和帝的动静来。
席间宣和帝打了个呵欠,侧过头与身边的马公公说话。赵泽林借着饮酒的时机,看到马公公退到后头去,不一会儿又上来,手中捧着个鎏金雕花的小匣子。
宣和帝伸手将盖子揭开,从中取了个青杏大小的丸子塞进了嘴里。
赵泽林见状,忙轻轻撞了撞越国公,让他赶紧看。
但越国公的注意力放在角抵上,让赵泽林碰了一下,先是一愣,之后才将视线从台上收了回来,“怎么?”
赵泽林颇有些无奈,现在马公公已经拿着匣子退下去了,越国公要看也看不到什么了。赵泽林只得摇摇头,“没事。”
越国公知道赵泽林的脾气,这不是没事的样子。不过赵泽林稍稍冲越国公使了使眼色,越国公便懂了,这是在宫里不便细说的意思。
吃了小匣子里的东西之后的宣和帝,只过小一阵子功夫便不再打呵欠了。赵泽林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宣和帝身上,所以将宣和帝的反应都尽收眼底。但他又不能直勾勾地盯着宣和帝瞧,只是时不时装作不经意般瞟上一眼。
宣和帝伸手按住了一旁皇贵君的手,皇贵君偏过头去听宣和帝说话,夫夫俩笑谈了一阵,宣和帝便起身下场要与人角抵。
几个皇子都让宣和帝召回了宫里一起过年,此时都端坐在两侧,
朝臣们纷纷为宣和帝呐喊助威,年太尉起身从鼓手手中接了腰鼓,为宣和帝击拍子助兴。
赵泽林此时可以光明正大地打量宣和帝,便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刚才虽然隔了老远瞧得并不十分清楚,但赵泽林明显是看到宣和帝打了好几个呵欠了,现在看却是精神抖擞,哪里还有半分的倦意?
与宣和帝比试的角抵手自然是不敢赢宣和帝的,但又不能直接认输,便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同宣和帝比划了一番之后,露了个明显的破绽好让宣和帝将自己撂倒在地。
朝臣们也都理解角抵手的做法,就算看不出明显放水的痕迹,但想都能想得出来了。宣和帝日理万机,平日里都在批阅奏折,尽管对于骑射等功夫并不落下,但怎么都不可能比得过这些日日训练的角抵手。虽然心知肚明,但朝臣们仍是为宣和帝欢呼呐喊。
此时倒是没了那君臣之分,宣和帝一高兴,又连着同其他两个角抵手比试了。
之后宣和帝又直言要同几个年纪较大的皇子比试。
在场的众人倒是没料到宣和帝忽然就起了兴致,一个个都在思考着该怎么比试法。
宣和帝此番召皇子们回京,除了让他们述职之外,还查验了皇子们各自所在的地方今年的税收、案件等等。只是查验完毕,宣和帝并未表态,只是让几个皇子回去休息。而此时,宣和帝要求与皇子们比试角抵,是不是也是试探的一种?毕竟宣和帝一向是喜欢文武兼备的人,而他自身也从不荒废武艺,或许是在政绩方面比较不出高低,要以这角抵来挑选储君?
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但宣和帝的想法谁又猜得透?
“老大,来!同父皇比试比试。”宣和帝看了一圈,这便看到了大皇子锦硕王身上。
“是。”大皇子被宣和帝点了名,自然不可能装聋作哑,这便起身,由宫人取了布条,将裤腿绑了起来。
留给大皇子的思考时间是最少的,他毕竟是宣和帝的第一个儿子,与宣和帝的感情也亲厚,便也不作他想,卯足劲同宣和帝来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