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嫌药苦嘛?”
“良药哪里有不苦的。”
她放下茶盏,托着下巴续道:“对不起啊。主子,您那次骂了我以后,我一直没有好好跟您认个错。我……我之前不该那么自怨自艾。也不该不信您,一味地瞒着您。”
皇帝怔了怔。她一道歉,皇帝心里就难受。
每次争执都是她在服软,这一回,他倒是希望她能放肆些。
“朕不是在怪你,只是脾性不好,气着了,才吼的你……王疏月……我对你吧……是那种……叫什么呢……哦对,心疼,对,朕心疼你……心疼你……心疼你”
他说着说着,又窘了,不敢看王疏月,身子也抑制不住地朝一旁转去,端着茶喝了好几口,从耳根子一路烫到脖子根儿。
回过神来时,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长生天啊,自己在王疏月面前究竟是把什么话说出来了?
好在身旁的人什么都没问,也转过身,靠在他的背上。
“你做什么。”
“腰疼。”
“朕坐了一天了,比你更疼!”
“那也要靠着。”
“你……”
皇帝突然很想笑,低头抹了一把脸,扬声道:“行,呵……好!靠着,靠着吧……”
***
相处之道,往往是慢慢内化于每一次共情,外化于一抬头,一迎目之间。一饭一饮,一晴一雨之中的。
轰然而过的岁月里,有材米油盐炖鸳鸯白骨。
就这么熬煮着,品评着,昌平五年的初秋,悄然降临。
王授文荐进来的那位肖姓的大夫与王疏月到真颇有几分医缘。王疏月也慎重地遵着周明等人的嘱咐,认真的服药,调整饮食和起居,过了八月中旬,身上果见好转。
与此同时,长春宫却传出消息,皇后已经病得不能下榻了。
因宫门锁闭,来来往往的人并不能看见其内的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