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天道制定的细则,均是依托大道法则而来,自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最能领悟这些细则的,无疑是通读诗书、学问精深之人。”
这么长篇大论的一番话,还真不像敖天平日的习性。
不过,他的话用现代语总结起来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也不对啊,就目前看来,“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可没说错。
无论是许仙、宁采臣、刘彦昌,还是张子游,都看不出多聪慧过人、有多大造化,读书方面也没见多厉害,上不见考科举入朝堂,下不见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开学堂,连个秀才都没考过,一心一意谈恋爱,有何厉害之处?
敖素瑄脑海中百念陈杂,半晌才憋出一句:“你的意思是,书生能悟道?”
还是说,靠近这些书生,能帮助妖精悟道?
除此之外,她实在想不出其他解释了。
听到这话敖天下意识否认:“当然不能。”顿了顿,他似乎醒悟到敖素瑄产生的误会,一时忍不住叹了口气,无奈地道,
“书生不能悟道,但是能著书立说,也能编造故事啊。”
“编造故事?”敖素瑄愣了一下,顿时反应过来,
“你是说,书生以自身为原型编造故事,所以……”这是他们以自身为原型的幻想?
这话乍然听来有些荒谬,仔细想想却很有道理。
据说很多作者写小说时,都会一定程度上代入自身,而后将某一特质强化放大,以达到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另一些则是将主角定位为最平凡的普通人,以求读者有最大程度的代入感……
这是故事情节单一、人物形象也相对单薄的古代,不是各种小说流派百花齐放、想象力天马行空的现代。因为编故事的多半是古代读书人,所以故事的主角多半是书生。
而这些普通书生幻想一下各种或清纯、或美艳、或娇媚、或脱俗的美人投怀送抱,救命之恩以身相许,似乎也理所当然?
敖素瑄终于意识到敖天话语中的重点,一时心情颇为复杂。
宛转悠扬的笛声传入耳中,敖素瑄醒过神来,便见张子游已经站起身来,依旧灰头土脸衣衫褴褛,面色却比之前好看不少,金笛凑唇垂眸吹奏,倒是初步找回两分翩翩才子风范。
不远处的荷花池中,一身浅黄色罗衫的美貌少女脚踏荷叶迁延顾步,随着笛声蹁跹起舞,好一副如诗如画的美好情景!
小莲?
不对,那是……
朱九娘?
还是幻化成小莲模样的朱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