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这人出身法家,是西汉时期有名的能臣和酷吏。
对于现在的刘荣来说,张汤的作用要远比其他人更大。
而且,刘荣征召张汤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他现在受命在内史衙门学习,管理南市只是顺带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征召一个内史衙门中的一个小吏,甚至不需要同主官晁错打招呼,自然有无数人抢着卖人情。
这是因为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刘荣正如一颗明星一般闪耀了起来。
大势已经开始清晰,即便是再怎么顾忌上官晁错的态度,也总有一些抱着从龙心思的人跳出来。
更别说,近两日连晁错本人对刘荣的态度都有缓和。
示意衙门内的人可以适当给刘荣提供一些帮助。
所以,刘荣这一次的行动非常顺利。
前脚才刚走进内史衙门,后脚便有人将盖好大印的文书送到了刘荣面前。
刘荣知道,这肯定有晁错示好的意味在其中。
千万别以为晁错是个食古不化的人,这人要真是那么的古板,不知变通的话,又岂能坐到现在的位置上。
相较于刘荣现在展露出的势头来看,晁错没有马上改变立场,就已经算他十分有风骨了。
……
灞桥。
长安一景,也是长安人流量最多的一个地方。
因此,内史衙门单独在此设立了一个治安单位,用于维持秩序。
一个穿着青衣,腰佩短刀的年轻吏员漫步在灞桥的桥上,巡视着治安。
路边不时有人对着这名年轻小吏指指点点。
“这就是那个以八岁之龄,夜审老鼠的张汤?”
“正是,这人自小就将将汉律背的滚瓜烂熟,而且铁面无私。”
“铁面无私?那是他没碰到那些权贵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