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下各地都置有产业。
仅在长安城就有七八处之多,折算下来也有数千金。
是以,这清算抄没南宫侯产业绝对是一个肥的不能再肥的差事。
刘荣知道,这也是便宜老爹对他这段时间出色表现的一个奖励。
只是负责这事的人选,他一时却没有拿定主意。
事实证明,抄家也是个技术活。
要一点点的将一个遍布天下的彻侯家族的产业彻底的清算、查抄和征缴完毕。
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三两个月,根本完成不了。
做这事需要胆大脸厚心黑,袁盎是指望不上的。
但他手中却又没其他人可用。
说到底还是手底下乏人。
想想也够悲催的,粟家外戚但凡能提供一点助力,他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头疼。
“应该想办法去招几个人才来用了!”
刘荣开始在脑海中搜索起武帝朝早期的一些名臣将相。
公孙弘,主父偃,朱买臣,张汤,义纵,汲黯,卫青,霍去病……
公孙弘现在应该在麓台读书,这人是典型的大器晚成,暂时还不宜招到身边。
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历史上那推恩令便是出自此人的手笔。
不过,这人在齐地受到儒生的排挤,此时应该在各诸侯国游学途中。
朱买臣,这会应该在会稽砍柴,马上就要面临被老婆一脚踹开,然后开始励志之路的征途。
此时会稽是吴国治下,想要招到他,颇有难度!
义纵此时多半还在为盗,汲黯还在求学,卫青更是只有三五岁大,霍去病……现在连精子状态都不是吧。
思来想去,唯一能想到的就只有张汤了。
张汤是杜陵人,父亲曾任长安丞,现在正居于长安,担任街边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