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邑中,马正大人,乃至邑宰大人,对于民正大人的中伤和排挤,却愈发的肆无忌惮。日常的冷嘲热讽更是屡见不鲜,愈演愈烈。
当然,在场面上,蒲大夫对甘凤和还是和颜悦色,礼遇有加,让甘凤和说不出半个“不”字。
也许蒲大夫还是心念旧情,更有可能他是对甘凤和还是有所忌惮。
但具体是因为什么,也许只有蒲大夫自己最清楚了。
当然了,自始至终,甘凤和守口如瓶,从来都没有提过当年之事。
这一切,都是甘叔涯兄弟根据母亲的一些话语,乃至平时家人的一些只言片语,拼凑,或者说推断出来的。
这几年来,甘凤和在蒲城邑的境况愈来愈艰难,整日里疲于应付城内其他家臣的中伤和排挤,可谓是苦不堪言。
当然,其中最为跋扈者,就是贪财好利的马正大人。
没有马正司的协助,大批的私货不可能流入蒲城邑的市肆,给蒲城邑的百工商贾之业造成如此大的冲击。
甘凤和因此整日里如坐针毡,困苦不已。
这一切,都落在他的几个儿子的眼里。
甘凤和可以忍辱负重,他的嫡长子甘伯硕因为身居工正之位,可以唯父亲马首是瞻。
但二儿子甘仲旭和小儿子甘叔涯却不这么想。
缉奴队的畎狩和鬼姑,是甘仲旭在鲁国偶然认识的,因为甘家本身在鲁国也有一些生意往来,而鬼姑本身就是鲁国人,只是后来嫁给了郯国的畎狩而已。
缉奴队的桑儿姑娘叛逃流民村,前去缉拿桑儿的几条缉奴汉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是甘仲旭从畎狩那里知道的。
双方因此一拍即合,就是想通过夜袭小主的手段,栽赃流民村。如此一箭三雕,足可以让邑宰大人、马正大人,乃至流民村都卷入这场漩涡之中。
如果能让他们狗咬狗,窝里反,这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事不凑巧的是,前来查探消息的鬼姑和江猛,不巧在断头巷子里碰上了子壮,一番混战,狼狈而逃。
而江猛之所以当时随口提起‘丝绸张’,也是因为甘仲旭对此事耿耿于怀,愤愤不平,多次在缉奴队的人跟前提起此事。江猛对此深有印象,情急之下,所以才会脱口而出。
和缉奴队勾结的事情,本来是甘仲旭暗中策划的事情,他只告诉了甘叔涯知道,没敢让父亲和大哥知道。
不过,断头巷子事发,满城风雨,此事就再也瞒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