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施法清除了一部分,但残留的鬼气就像一层撕不下来的保鲜薄膜,看不见,却紧贴在杨卓车的后备箱内。
显然,它只是暂时放过了我们,留下的是足以追踪我们行动的力量。而此刻,不管我们去不去了解另一名受害者的情况,这道鬼气都会时刻跟着我们,将我们的安全带入险境之中。
权衡片刻,我朝杨卓抬抬下巴:“还进去吗?”
杨卓思忖点头,阖上后备箱,和我们一起步入下一个地点。
——
这里是受害人冯建的家。
半年前他在酒吧出事时,吓坏了当时和他在一起的同事。
但他的家人并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至今仍生活在这里,带着哀伤的情绪,每天都在怀念逝去的亲人。
我们去的时候,冯建家里只有他的奶奶,屋子里的装饰家具比较守旧,和张小溪家里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出示证件,说明来意,等冯建的奶奶帮我们打开冯建的卧室时,比较年轻时尚的氛围方才闯入眼帘。
和张小溪一样,冯建平时的工作经常需要外出见客户,在他的衣柜里也有许多特定场合需要穿着的正装,但这些衣服看上去并不严肃,大多都是休闲西装,熟悉的色调就是黑白配了。
我想,那件鬼衣找上冯建时,在他眼中也只是一套普通的黑色西装而已。
顾风问冯家奶奶:“冯建出事前,是不是有买过衣服?”
这不算什么稀罕的事了。冯奶奶坐在沙发上回答:“他经常买东西回家,好多衣服没穿过几次就不穿了,还说做他们这一行的必须紧跟时尚,不然会被同事笑话,客户也会认为他们不够尊重。”
老太太是不懂这些的。
但听她的说法,冯建在遇害前的确有购物。
顾风继续询问老太太还记不记得冯建之前买过什么东西,老太太便又一次起身来到冯建的卧室,指着被我和杨卓打开的衣柜,皱了皱眉:“他买的东西都在里面,我们没有动。”
老人家不了解平时冯建的生活,即便住在一起,冯建也总是忙碌,回家后也时常对着电脑,喜欢什么,或是在做些什么,她都不知道。说起来,还是心疼这个孩子,觉得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冯建“猝死”在酒吧,或许就是因为平时太忙的缘故。
好在,追查这起案件,我们还有一条线索在手。
当晚冯建和同事聚会,在酒吧里是有拍照的。他们一群人坐在同一个包厢,冯建穿着衬衣、西裤,外套搭在了旁边。
可惜的是,酒吧里光线昏暗,虽然有照片,但拍的不是很清楚。当天晚上,冯建的确穿着一套和衣柜里休闲西装差不多款式的黑色套装,但外套折叠在了一起,无法辨别上面的纹路。
我站在卧室窗前观察案宗上的资料,顾风和冯奶奶聊完便走到我身旁说:“或许不用刻意调查鬼衣每次出现的形态,凭我们现在掌握到的两条线索,已经能够确定一些证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