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村子里的男男女女都不搭理他,若是以前,凭借着官府的背景,他也不会吃瘪。
“我姓李,单名一个吉。这位公子贵姓?”李吉自曝家门。
“我姓路,单名一个沈。”路沈回答。
“路兄这边请。”看的出来,李吉非常喜欢路沈。
两人一路从诗词聊到国家治理,路沈好歹是状元出身,文采及韬略都在李吉之上,简直让李吉崇拜的不行。
以至于当李吉的老爹李老头看到来家里做客之人竟然是昨日那个威胁他们村子的路沈,恨不得拿着扫帚将人赶出去的时候,李吉将人留了下来。
“爹,这位路公子是我的朋友,你怎能将人赶走,简直有辱斯文。”李吉好不容易找到路沈这样的知己,亲爹竟然这么对知己,那怎么成。
“小吉,你不知道,他就是个坏人,昨日还对大师不敬。”李吉的娘何春花跑来跟李吉解释。
要说她和李老头有三儿两女,李吉排行最小,又是两人的老来子,本来就很喜欢,而且李吉读书用功,不到十七岁便中了秀才,是他们李家的骄傲。
所以两个老人对李吉都非常迁就。
“什么大师不大师的,我只知道这位路公子是我朋友,中午你们多抄些好菜,我要好好招待这位一见如故的朋友。”李吉才不管爹娘怎么想,是个一根筋的人。
李老头还想说些什么,但被何氏拦了下来,他们李家从来都是小儿子最大。
“路兄满腹才华,想来应该在朝为官吧。”一桌人吃饭,李吉突然想到这个可能。
以路沈的才华,殿试都是有机会的,说不定还能进前三甲。
“也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官,不过现在无官一身轻。”路沈也不想隐瞒。
当李老头夫妇听说眼前这人做过官,碗一时没端稳,险些摔碎。
“不知路兄当年官拜……”李吉好奇的问向路沈。
“在提刑司衙门办差。”路沈没有透露自己的品阶,只是说了自己的工作。
“莫非路兄曾在柳州提刑司做过总司?”李吉细细想来,两年前他在柳州城教书的时候,听说提刑司来了一个断案高手,还不畏权贵,将元知州元大人的外甥给办了。
“嗯。”既然被李吉给认出来了,路沈也不再否认。
“路兄是个好官,辞官真是可惜了。眼下政治清明,路兄何不出山,再为朝廷和百姓效力?”李吉虽然读书多,但没有经历过官场,所以不知道路沈这情况特殊,属于不受当今皇帝待见的人。
“路大人,小人我眼瞎,还请路大人不要见怪。”李老头没想到路沈曾经做过大官。当然在他心目中县令已是了不得的大官了,路沈的官位还在县令之上,刚刚他还想拿扫把将人扫地出门,简直是猪脑袋。
“李大叔言重了,我已经辞了官,也就是一介布衣。”路沈现在没有官阶,自觉是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