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希棠的记忆推断, 她的言灵能力应该是从无到有的, 至于究竟是从几岁开始有的,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决定从李希棠小时候开始这个新世界。
“系统,将投放时间定为委托人两周岁上午八点。”两周岁的孩子能跑能跳能表达, 对方立安来说刚刚好。
“时间校准,定位投放, 三、二、一。”
头好晕……不过晕啊,晕啊, 就习惯了。
方立安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细细地感受着这副幼小的身躯。一小时前, 她还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一个小时后, 她就变成了一个两周岁的孩童。不得不说,这种感觉真是妙极了。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呆在油尽灯枯的身体里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沉沉死气, 带给人无尽的荒凉与无力。
而当她成为一名孩童时, 感觉截然相反,身轻体柔, 耐打耐摔, 仿佛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力。
可以说, 投放新世界的瞬间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其舒适的“复活”过程, 堪称享受。
“娟子, 我们走了,锅上有饭,中午带饭回来。”
“知道了,嫂子,你们路上慢点。”
方立安知道,这是蒋孟琴和李高明要去上班了,娟子是他们从老家请来帮忙照顾李希棠的表姑。
蒋孟琴和李高明并不是宁城本地人,夫妻俩都是从下面县城考上来的大学生。他们那时候,大学还是包分配的。大学期间,两人经同乡好友介绍认识,之后便通过书信交往。
毕业时,宁城大学计算机系的蒋孟琴被分配到了江南省交通厅,毕业于人民大学中文系的李高明被分配到了宣传部。后来因为蒋孟琴一定要留在宁城,李高明便申请工作调动,成为江南省某国企的储备干部。
他们那一代人,兄弟姐妹好几个,蒋孟琴的父母要在老家照看孙子孙女,李高明的父母要在老家照看一亩三分地,谁都没空来省会给他们带孩子,所以便请了李高明家的选房表妹来帮忙。
李希棠对这一段几乎没什么记忆,但后来听她爸妈讲过,娟子姑姑小时候带过她一段时间。
身体并不困倦,方立安睁开眼打量这个房间。十几个平方,放了一张一米五的小床,床尾处是一个姜黄色掉了漆皮的橱柜。从装修上来看,和毛坯房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刷了墙和地。
方立安猜想,这种破旧到不知道是三手还是四手的旧式楼房,不是蒋孟琴单位分的,就是李高明单位分的。
打量完卧室,方立安从床上爬起来,准备去客厅、厨房、卫生间看看,她费力地举起小胳膊小腿给自己穿衣服。
碰巧娟子从厨房过来看她,见她已经凭借自身努力穿好了上衣,惊得合不拢嘴,用掺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夸她,“我们棠棠真厉害!”因为方言的缘故,“厉”发出了“腻”的音,土味普通话,非常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