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甚至想着,是不是因为他不详?他出生的太迟,迟到父皇对母后已经失去了信心。他的生辰是父皇的忌日。他的结发妻子,也年纪轻轻就去世……
他身边也有人劝他,续弦或者纳小,希望有新的女人冲淡陈氏离去带来的伤感。秦渭并没有同意。
他想,他不能私自续弦,他的王妃可能是朝廷指定的,他想娶谁,要看皇兄的意思。他也不好先纳妾,他不想庶子生在嫡子前头,不想他的尴尬经历在下一辈上重演。更重要的是,他担心他习惯了身边人之后,无法忍受将来的分别。
睿王妃陈氏去世后,睿王秦渭越发醉心山水书画。时常有人见他携一个小童,带一样乐器外出游玩。
然而朝廷似是忘记了他是个丧妻的鳏夫。王妃陈氏离世数年后,也无人再提起他续娶一事。他府中的杂务全数交给长史管理,倒也井井有条。
弘启十一年,在他离京十一年后,他终于收到圣旨,要他回京为寇太后祝寿。
二十来岁的他强自镇定,却兴奋得一夜未眠。
他要回京城了!他要去拜见母后了,还要给母后祝寿!他一定要给母后献上他最珍贵的贺礼,他要让母后明白他的孝心。——虽然过去十年间,母后每年生辰,他都不曾忘了命人献上贺礼,但今年不一样,他可以亲手将贺礼呈到母亲手上。
到底献什么贺礼,睿王思索了好久。金银珠宝玉器之流,母后见得多了,一点都不稀罕,且并不能体现出他的心意。
冥思苦想之际,秦渭忽的心中一动:有了!母后好佛,又好画,何不送母后一幅观音祝寿图?
秦渭连夜铺纸研墨,提笔作画,倒也颇能看得。
然而墨迹未干,他就转了念头:恐怕母后不会喜欢吧?他从小学画,小时候也曾拿了自己做的画给母后看,但母后明显不喜欢。
这么一想,他又有些沮丧了。
心念急转,他想起一个人来:吴大家。
吴大家的画号称本朝一绝,千金难买。他记得母后曾经夸赞过吴大家的画极具风骨,韵味独到。可惜他早已封笔多年,不再作画。想求他的画,可不大容易。
秦渭知道吴大家隐居之地离睿王府不远。他骑了马,直接去找吴大家。
吴大家住在落云山上,山路崎岖,他在山脚下弃马而行
毫无意外,他吃了闭门羹。
在吴大家门外站了两天两夜,从小没真正吃过苦的他饿得头昏眼花之际,才得以进入吴家。
吴大家的孙子,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道:“真傻,就不知道在外面吃点东西喝点水?”
秦渭微愣,扯了扯嘴角。
听他说明来意后,吴大家捻着花白的胡须,摇头道:“谢王爷抬爱,可老朽已经封笔,不再作画啦。王爷另请高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