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太后轻叹一声,不再勉强于她。
众人也渐渐明了,四皇子几次推拒,不是谦让,不是拿乔,是真的不愿意登基。
在陶皇后的暗示下,众多先太子的拥护者请求立小皇孙为帝的呼声越来越高。也有人建议,小皇孙继位,四殿下暂时摄政,待幼帝长成再还政于君,岂不两全其美?
——小皇孙年幼体弱,可他是太子遗孤。先太子秦璋自小被立为储君,十几岁上开始参与政事,又曾赈灾放粮,救济百姓,颇有声望,而且他虽不曾刻意结交官员,他身边的拥护者却极多。如今太子去世,陶皇后又教人放出风声,说小皇孙出生的多么巧,时辰多么好。就有不少人把对太子的爱戴,转移到了他遗孤上。
本朝不是没有皇孙继位的先例,尽管只有一个。
新帝的事情,确实不宜再拖了。至少皇帝下葬前,得定下来。
寇太后作为先帝嫡母,终于点了头,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小皇孙继位,四殿下封齐王,做摄政王。
但是秦珩却不想做这摄政王,她轻声道:“皇祖母,孙儿无能,恐不能摄政……”
她话未说完,陶皇后就咳嗽了一声,打断她的话:“太后,依儿臣之见,要紧的是先把皇帝给定下来,其余的,可以以后再商议。皇帝要下葬了,实在是不能再拖了。”
她说着红了眼眶,眼泪大滴大滴地往下掉。
众人纷纷附和。
寇太后轻叹一声,默许了他们的做法。
她原本不想多事。这些皇子皇孙没有一个是她亲生的,他们谁当皇帝,跟她关系不大。只要这天下还姓秦,她都是不问世事的老太后,不,该是太皇太后了。
十一月初九,大行皇帝下葬。嗣皇帝尚且不满月,身体又弱,自然不能见风。是以大行皇帝下葬这样的日子,他也没有出现,还是四皇子作为“唯一的儿子”主要负责丧仪。
送葬的队伍刚到皇陵,就有侍卫匆忙跑上前来,气喘吁吁:“启禀……殿下,三,三殿下回京了!”
“什么?!”秦珩一惊,喜悦后知后觉涌上心头。她眨了眨眼,问那侍卫:“你再说一遍,谁回来了?!”
陶皇后脸色苍白:“怎么会?怎么会?不可能……”
她声音极轻,几不可闻,此刻也无人注意她。众人心中想的均是:三殿下回来了,只怕这皇帝还要变。
四殿下不知是什么缘故,甘愿尊一小儿为帝。三殿下在边关多年,又有皇帝临终遗言,肯定是不甘为人臣的。
手握重兵的皇子和刚出生尚未满月的婴儿,谁胜谁负,一看便知。——就算是暂时不变,小皇孙一个七月生产的早产儿,连这样的日子都不能出来,他的身体又能熬多久呢?
四殿下又不肯当皇帝,这天下迟早是老三的。
三殿下秦珣一身素衣,风尘仆仆,面容稍显憔悴。他骑了一匹白马,他身后是乌压压的人群,队伍整齐,神情端肃,分明是人数不少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