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内外, 谁不知道武安侯半生孤苦, 无儿无女?他连娶妻都不曾, 让他从哪里变出一个女儿来?
没想到,武安侯还真有了一个女儿。
据说武安侯年轻时候,曾娶过一房妻室, 两人恩爱有加。可惜后来武安侯去战场,与妻子失散,音讯不通。他也以为自己妻儿俱亡, 不想十多年后, 女儿拿了当年的信物上京寻父, 这才父女相认。
皇帝不知怎么竟知道了此事, 武安侯刚认下女儿,他就想立其为后。
这武安侯的女儿,是美是丑,是善是恶, 谁都不知道。就这么,立为皇后?也太草率了吧?
按说皇帝想娶谁, 是他个人家事,然而皇家无家事。他的妻子, 可是要母仪天下的。
于是,就有大臣小心建议皇帝换个人选。
年轻的皇帝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薄唇轻启:“朕的皇后只会是她,也只能是她。”他目光沉沉:“此事不必再议,大婚事宜, 由礼部负责。”
她好不容易答应了嫁他,竟然想让他换人?
皇帝态度坚决,朝臣们也没有好法子。要怪也只怪先帝去的突然,没在新帝登基前,给他选门亲事。现在好了,谁想到新帝登基以后,在立后一事上,这么任性呢?
不过也有人心态好,他爱立谁就立谁吧,反正武安侯那个样子,做外戚也不像是会贪权的。皇帝肯立后,总比始终不愿意接纳女人要强的多吧?再说,侯府千金,至少身份上还算不错的。虽说没在侯府长大,长于乡野,可能不大懂规矩,但是好好教教,大概也……可以吧?
皇后看似极为重要,认真想想,好像也没那么重要?后宫又不干涉朝政。
再说江山万里,是需要继承人的。
礼部的官员接旨以后,摩拳擦掌,信心满满。负责皇帝大婚事宜,这可是第一次。本朝的皇帝多是在登基前已经有了原配妻子。皇帝娶皇后,可是新鲜得紧。
皇帝要立后一事,后宫诸人也已尽皆知晓。很奇怪,不是皇帝藏在章华宫的那个姑娘,而是武安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女儿。
太皇太后寇氏听到寿全宫有人提及此事,她轻轻抬眸,瞥了那人一眼,眼皮很快又垂了下去。慢悠悠道:“连皇帝的事情也要议论,看来真是哀家平日太纵容你们了。”
她声音不大,但是极为威严。她这话一出口,众人噤声,磕头请罪。寿全宫中再无人敢议论此事。
太皇太后挥手:“你们退下吧。”
她虽然没见到武安侯的“女儿”,可她也能猜出来,这个姑娘八成就是先时待在章华宫里头的那个。年轻的皇帝给她找了个父亲,抬高她的身份,好让她能入主中宫,可谓是用心良苦。
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就有人想不明白呢?
不过皇帝想立谁为后,都跟她关系不大。她只需约束好宫人不多事就行了。
礼部办事很快,钦天监也不慢,很快合八字,请婚期,禀报给皇帝。
秦珣看着他们给选定的日子:九月十三。他下意识皱眉:“怎么是九月?”
这也太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