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吃的是咸粽子,纯肉粽的有,放的特别杂的也有,肉、花生甚至红枣啥的都包在一起。
他们这不爱有这么多花样,只有米豆煮的绵绵的,搅到基本没有汤了,放大量的糖再搅许久,然后放凉了捏成团做粽芯的豆沙粽和包的时候直接加豆子没放糖的豆粽。个别人家会做点肉粽。
这时候是不可能有人家会浪费的,过节也是要过的。虽时间推迟了些,临近傍晚时,各家的粽子陆陆续续都出了锅。和董馥梅处的好的陈宝珠、刘小妹还有附近的邻居们都送了几个粽子来,董馥梅也一一都还了几个回去。
数目上是没差的,但各家的风味不大相同。粽子互送着吃也是他们这端午的风俗。
孩子们最爱吃自家的粽子,觉得比别人家的好吃许多。但别人家的粽子也不能浪费不是,浪费粮食可是要遭天谴的。
董馥梅想到知青是没办法做粽子吃的,就将别人家的粽子拿了一大半出来又将自家的也拿了几个放一起分成三份,分别送给王爱英、宋远征和沈薇薇。别人家的粽子自家就各留一个尝尝味就好。
都是孩子的老师,过节送点粽子是礼貌。当然,在外人看来,只有前二者是老师,她送沈薇薇粽子人家只认为是她们关系好。
收到粽子,几个知青都挺高兴。看她给知青送了,即便没回礼,有老乡也给各自玩得好的知青送了几个粽子。
不用说,两个老师收到的最多,有孩子在学校上课的许多人家都有给他们送,解放前逢年过节可得给老师节礼的,现在虽说没那么多规矩了,但别人自己愿意送点节礼也没什么闲话可说。
董馥梅送了粽子回家的时候经过大队部,看见大队部门口有许多人,稍微停了停旁观了一会儿,原来是遭了火灾的人家今天要暂时住在大队部里。
对这些人,董馥梅是同情的,但也就是同情了,她不可能主动站出来帮助他们。不过要是村里募捐的话,她会愿意捐助不大不小的数目。
大队并没有为了这几户人家在村里募捐。在出事后,肖国忠就往公社跑了一趟,打了报告汇报情况并请求组织援助。
当天下午就有公社的人来大队核实情况。在确定情况属实后,很快就拨下了援助款。
每户人家都是一百元的援助款。按照人头队上又给了每人三十斤大米的援助粮。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夏收,这些援助粮足够吃了,一百元也足够在大队里再起一栋二层小楼。只是有人还是对援助款不满,竟拿出当年董馥梅家收到三百多抚恤款来说话,说什么凭什么她家死了人能拿三百多,他们烧了房子只有一百元。
这话一出口,肖国忠首先就狠批了他们一顿。组织援助不知感恩还嫌钱少?想想新华国没解放的时候!房子烧了还想拿到援助款?还想有吃到夏收的援助粮?呸!都去睡大地吧!都去啃草根吧!
想要三百多块钱是不是?人家那是按工分进行的补贴!死了四个人才三百多!你就算死了也拿不到那么多钱!
给大队长噼里啪啦一顿劈,那些人哪还敢有任何不满。
董馥梅一开始都不知道那些人还扯到过自家,是后来人房子盖起来的时候有人提到她才知道的。只是时日尚久,也没什么可计较的了。
赶着在农忙前,受灾的人家急急的要将房子盖起来,援助款下来没两天就动了工。趁着这个工夫,肖国忠将知青安家费抽了一部分出来顺便盖了个知青点,照这两年知青下来的趋势,之后还会不会来更多谁都不能保证,知青点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