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考官都惊了一下,下一位考官愣了一下才赶紧行令。
江令宛如法炮制,考官行一句,她对三句。
这样一来,不仅把刚才李姓考官浪费的时间争取了回来,接下来每一位考官那里她都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这样做太冒险了!稍有不慎,就会思路中断,若坚持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算对的诗句多,也得不到高分。”
国子学的杨山长道:“这个江令宛如此冒进,倒给我们国子学机会了。”
第三题飞花令的规则就是如此:一、坚持一炷香的时间,若提前停下,则会根据时间扣分;二、行的令越多,分数越高。
“那也不一定。”一位夫子道,“江令宛既然敢这么做,想来是有几分把握的。若是她思路不中断,不仅能得第一,还会打破从前的记录,不管是京华女学还是江令宛本人,都会因为这次联考名声大噪,力压其他书院。”
这个书院,当然也包含国子学。
杨山长一向自诩国子学为六大书院之首,岂肯被京华女学抢了风头。
“没有若是,她的思路一定会被打断的。”
杨山长捻着胡须,投向考场上的目光显得意味深长,宁轩已经答完第二题,在考官旁边等着了。
他离江令宛很近。
这是干扰江令宛的绝佳良机。
宁轩,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宁轩的确站得离江令宛很近,近到他可以清楚地看到江令宛泉水般清澈的双目,美玉般白皙的脸庞。
还有她明媚鲜艳的笑容,灿若明日,夺人眼球。
宁轩微微侧过头,视线落向别处。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江令宛完成了飞花令,她对着众考官施了一个落落大方的感谢礼,坐到一旁的椅子上休息。
宁轩上前一步,抽签行令,眼角的余光瞥见辅考正在记下江令宛飞花令的数量:两百二……
他还要再看,另一位辅考已接了他玉签,高声念了出来,是梅花的梅字。
考官先行了第一句,宁轩立刻凝神静气,接了一句。
梅花,是他母亲最喜欢的花,也是他吟诵最多、创作最多的诗。
一炷香之后,宁轩行令完毕,也退到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