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大秦钜子> 第四八五章 归咸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八五章 归咸阳(3 / 3)

飞驰的马车自高奴沿无定水绕进北地郡,又在北地郡踏上宽阔、平整的巨大驰道。

这是大秦兴修的第一条驰道,自咸阳,至义渠,其路宽五十步,中分为三,左右往来各十五步,中央急道宽二十步,夯土实地,内设金锥,有每组四条,总计三组木轨顺着道路铺设向前,内轨行马车,外轨行牛车,这就是李恪一直嗤之以鼻的“车同轨”。

车同轨极大地浪费了道路的宽度,同时也降低了车辆的泛用度,不过北地的驰道本就没有太大的车流,所以至少第一个问题,在李恪的眼前并不明显。

马车驶上驰道以后车速就明显快了起来,沧海只需要打马扬鞭,马儿自然会随着沿路铺设的枕木沿路直行,不虞偏斜,如此行过两日,车抵咸阳。

李恪第二次来到咸阳。

上一次自定襄关随蒙恬归秦,他一路都在梳理与墨者们一道定下的墨家大计,从头至尾不曾看过车外一眼,这一次行程消闲,他总算有闲情从车厢中出来,坐在车辕感叹大秦的壮美。

咸阳是没有城墙的。

顺着驰道,李恪沿着山塬天界,首先眺望到巨大的北坂宫阙,这里是咸阳宫的所在,章台最近咸阳城区,再向北,则是沿着山势不断拔高的后宫辅殿与仿造六国王宫所建的得胜殿。

不时可见到正在建造的耸立的细长高塔,这是风舞为始皇帝建造的观水高台,待建成后,将连接上悬空的甬道,将渭南的阿房朝宫与北坂的咸阳正宫连成一体。

北坂西南则是蜿蜒奔行的清澈泾水,泾水东流,与渭水相合,在两水交接之处形成一幅泾渭分明的奇美水景。

马车继续绕行,顺着驰道环城半周,在渭水中游离道摆渡,自南而北,重见渭水。

这一次他不再需要摆渡过河了,渭水上有一条缓缓起伏的,宽六丈,长近里的巨大浮桥,桥边有大力士孟贲的雕像守护,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大秦横桥,灞桥。

从始皇帝在兰池遇袭之后,咸阳已经不许外来人口随意进出,可咸阳偏又没有城墙,中尉无法,值得安排卫士在入城要冲的灞桥设卡检查。

李恪等了近半个时辰才通过灞桥,真正进入到咸阳城的范围。

咸阳极大

北至九嵕zong、甘泉,南至鄠hu、杜,东至大河,西至泾渭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

马车又停下来,沧海问“主公,我等是直奔咸阳宫”

“先去扶苏那儿吧。”李恪敲着车辕想了半天,“凡是都该先简再难,就算是要人,也该是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