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头大了。
“周易有言,莫益之,或击之,立心于恒,凶。自那时起,莫、或便两相而对。但我师曾言,命之讨论却是从老子之时方始。老子好无为,孔子言天命,墨子说天志,各执一词,无从分解。”
李恪斟酌着句式,努力组织脑子里的知识“直到庄子说,道术将为天下裂。又在则阳中定论,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这才将道家分论剖白天下,为世人所知。附带一提,庄子言,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算是将二者批了个遍,可算作道家的第三脉。”
“平君问命,所问当是道家之疑,道家之疑皆在命之一字,平君以为,季真,接子,庄子,何人言中”
陈平张了张嘴,尴尬地搓了搓手“我读书少”
“此事可不是读书少能推诿的,你既尚老庄,当知其一二,此为要,亦非要。老庄之学深邃,老庄之学亦驳杂,唯则其一而从之,方可学以致用,用以致名。”
“可我连下一部会读何书都不知”
李恪摇头笑道“我且问你,你之命,天命或非命”
“这”
“当是天命”李恪斩钉截铁道,“天予你过目不忘,过耳则存的天赋,令你显耀于乡,又令你学文尚道,妄图光耀,若无天命,此事何解”
“或使之”
“我再问你,你兄嫂之变,天命或非命”
“这”
“当是非命”李恪又一次下了定论,“天爷忙得很,顾不上你兄嫂合离,令他们行至如此的,是你”
陈平苦笑道“恪君之言何其刺耳也。”
“忠言必逆耳,良药当苦口,平君,你该向道家名宿求学问解,而非向我。你该抚平你兄嫂创伤,而非任为。你且想想,我一介墨家学子,可能指你明路你再想想,你兄嫂可是合称,待你离家,你兄孤苦一人,家徒四壁,可能寻到比你嫂更佳的良配”
陈平颓丧倒地,扶着席,无力说道“恪君教我”
“奈何我教不了你。”李恪叹了口气,站起身,从怀中掏出钱袋,把里面收着的十余金一股脑摆在陈平面前。
陈平的脸色难看起来“我请恪君过来,非是乞怜”
“这金不是予你的,如何用,你自去思量,此乃友人之谊。”李恪坏笑一声,“我听闻商山有四老,乃当世博学,精擅老庄,你若有意求学,今日落日之前,出里向东南十五里,寻一座水边巨龟,我在那处,也只等你到日落。”
陈平脸上又惊又疑“你可令我拜入商山”
“我自然不行。但我似乎听老师提过,四老尚欠他几个人情,还上一个,当是无妨。”
“那那我该如何做”
“理清家事。”李恪正色说道,“求学之路坎坷难行,心有所虑,则事不可成,此言望平君思量。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