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兵攻城之际,青壮上城御敌,城内妇孺,下至垂髫童子,上至白发翁妪,都在城墙下奋力奔走运送各种物资。危难之际,护家卫国,何分匹夫匹妇?
如今,无数壮士鲜血终是换来了太平,尔等坐享太平安康,竟然转头斥责这些都是错的?斥责本座是国之祸患?”
说到这里,李猗金丝面具下的嘴角弯了一弯:“若说国之祸患,本座还真是祸患,本座祸害了贼獠的伪周国,康贼大业未成,尔等莫非是为他鸣不平来了?”
人群中顿时发出一片哄笑声。
那三人被摁在地上跪着,头几乎垂到了地上。
“饱读圣贤书之人,就该上思为国尽忠,下思如何造福黎民,尔等倒好,不思君,不思民,专门断章取义,于细枝末节上,一心苛责为难女子!说尔等人品卑劣,都是抬举你们了!曲解圣人教义,此行与禽兽何异?”
“至于为何送尔等去大理寺?倒不是因为尔等质疑本座,本座也犯不着同尔等一般见识!只是叛军奸细厉害,无孔不入,当初江南许多城池都因奸细作乱而陷落。本座在扬州也抓获不少叛军细作,有些细作便是这般摇唇鼓舌,满口大义,惑乱人心,曾险些将泗州两万灾民害死!”
围观民众顿时嗬然发出一片抽吸凉气的声音,瞪圆了眼睛,越发听得入神,远方战争的各种消息由人口口相传,传到京城这边来,很是零散,难得听到这亲历战争的主帅说起交战中的事宜,实在是难得的机会。
“这天子脚下,容不得马虎,尔等言行实在同那叛军细作如出一辙,本座不得不小心!至于尔等究竟是清白无辜还是居心叵测,大理寺自然会查个清楚明白!”
说罢,她一挥手,押着三人的侍卫,立刻从袖子中掏出一截绳索,将人反手绑了,推着向前走。
那三人一面挣扎一面凄厉大叫:“放开我……我不是奸细!”
“你污蔑人……”
“放开我!”
年百花喝斥道:“尔等是不是奸细,自有大理寺的官员查判!你们这样的宵小,还值得郡主污蔑?多看一眼都嫌脏!堵上嘴!”
押送三人的侍卫,立刻又从袖子中抽出一张布帕子,塞进了他们的嘴里。
周围的人纷纷让开,窃窃议论和猜测,这三人究竟是不是奸细。
李猗抖抖缰绳,拨正了马头,闲闲吩咐道:“罢了!走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