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枫缓缓说道:“这句话既是说给法家听的,也是说给儒家听的!”
“如果儒家人都不知法,不懂法,怎么可能守法?”
“自己都不守法,如何能够牧民守法?如何能够降服民众?”
“只有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有教化之怀柔,也要有法律之铁腕,才能开创真正的和谐盛世!”
方云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反驳之词,却被秦枫如打在了七寸上一般,根本诘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甚至他边听还边点着头,潜移默化之中,居然开始接受秦枫的观点了。
最有可能激烈反对法治的儒家人被秦枫所折服,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思已经残废入狱,韩非子自然就变成了法家的代表,仔细向秦枫询问了法家监督儒家的相关事项。
秦皇嬴政又询问了秦枫,帝王如何监督法家的情况。
秦枫在帝权,法家,儒家的三权分立之外,还提出了帝王考核法家,儒家夫子由百姓推选,国家拨饷,允许只议不治,五年一换等等构想。
虽然还是以儒、法为主,百家为辅……
但基本上是将后世的诸多治国思想烩成一锅,端了出来。
秦枫只觉得每说出一种构想,自己识海之中《经世集》上,关于经世致用的构想就愈加地完善。
整个论道,述说的过程,让秦枫原本《经世集》中的瑕疵一点点地被修补锤炼。
虽然没有被推翻重组,但其中的改动却不可谓不大!
但秦枫的识海之中,经世致用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变得越来越明显了起来。
另一方面,秦枫的这些新鲜的思想,看似大逆不道,离经叛道,却是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秦皇,韩非子,方云竟像是着了迷一样。
四海归一殿里的龙烛灭了又点,点了又灭,不着不觉,已是直接从夜晚聊到了天亮。
天色破晓,嬴政脸上的兴奋神情,却是有增无减。
“取朕的传国玉玺来!”
嬴政抬起手来,当即草拟了诏书,龙笔一挥,已是特赦了所有被羁押的儒生。
最关键的是,诏书之上,秦皇嬴政请法、儒两家为首,集百家之力,重修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