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他的样子,也并不像是在关注机关楼上激烈的讨论和热情的问询。
“族兄?”
林诚思仿佛还没有回神,像是回答又像是喃喃自语的道,“大概我也该转换道路了。”
“啊?”水馨懵逼了。
这新道路当然很有意义,但“不完善”这一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啊!效率高低啊,转换方式啊,一大堆还不明白的东西。那些热情围上去的家伙都没有这样的想法,你这边现在就想着转换道路不觉得太快了吗?
那些歌姬啊,舞姬啊什么,想要去做戏子才是正常的吧?
水馨扭头疑惑的看了一眼寻秋。
寻秋一脸了然,却冲着水馨摇了摇头,并且向林诚思示意了一下。
水馨只得直接问了出来,“为何族兄会如此说?”
林诚思这才彻底回神,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不由得摇摇头。
欲言又止了一会儿,这才道,“族妹可知,像我这样的,日后回到华国,能做到什么样的位置?”
水馨瞪大眼——这个她怎么知道!而且,该说得务实一些,还是往高里说,鼓励一下呢?毕竟最近相处不错。
“一府长史,这是极限,还需要相当的运气。”林诚思很肯定的说。
水馨长大了嘴,“族兄如此自谦?”
“不,不是自谦。”林诚思苦笑道,在明国,林氏是不会成为官员的。而在华国,如今也正在降低官场上林氏子弟的比例。”
“啊?”水馨再次惊讶得只剩下说感叹词了。
她知道有人在抱怨宗室子弟的数量太多。但远远没想到居然到了这种程度。连公平竞争都不让啦?林氏子弟数量再多,也不至于占到世家子弟总数量的一半吧?
“这也是有历史缘故的。”林诚思不愧是长于经史,信手拈来的道,“当年先祖在筹建三国的时候,大致将‘亲朋子弟较多的大儒和潜力较大的文胆儒修’视作了一个个潜在的世家,然后将这些潜在的世家分做了大概七分。这七分潜在的世家,四分归于明国,一分归于梵国,两分留在了华国。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水馨不傻——在那个时间段,圣儒林云瑞的儿子已经娶妻生子。
她认真想了一分钟,就找到了重点,“在华国早期的官场,林氏非常占便宜。”